DRG这两年,可以说是火出了圈。
毕竟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看病就医,想不关注都难。
每次一聊起DRG,大家的心情都挺复杂。
一方面,它确实能遏制过度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对控制医疗费用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新困扰——看病变得更折腾了。
尤其是带爸妈或者家里老人,看病跑医院,这种困扰会更加明显。
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也许很难体会,DRG到底意味着什么。
政策只是冷冰冰的文字,但落到每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场奔波。
比如小红书上有网友分享:自己舅舅高位截瘫,本以为住进医院就能安心治疗。
结果短短一个半月里,被迫转院5次。

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医保DRG限制。
DRG限费之前也聊过,即医保对每一种疾病的治疗费用,都有固定的打包价。
一旦治疗费用超过打包价,医院就得自己“补差价”。
有些地方的医院为了避免亏损,就会通过限制额度,或者限制住院天数,来避免超支。
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在网上也是一抓一大把。

坦白说,这种“钱花完了就得出院、时间到了也得走”的机制,对老年人尤其不友好。
毕竟老年人看病,往往不是单一问题,很多人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类慢性病,治疗过程中还得防并发症。
要兼顾的方面多,治疗起来复杂,住院周期长,费用也更容易超。
更现实的是,除了住院折腾以外,还会面临其他问题:
1、好药难开
DRG限制了治疗费用,医院也怕超支,开药就会先紧着医保内、便宜的集采药来。
有些效果好点的自费药、进口药,想用也不一定能开。
一方面,开好药也要考虑额度限制,另一方面,有些药品不在清单内,也开不出。
2、该住院查的,让去门诊做
有些检查住院能顺手做的,可能会让去门诊做,这样就“不影响住院额度”。
但最终折腾的,归根结底还是咱自己。
总之,面对DRG带来的各种现实困境,确实很难让人不焦虑。
坦白说,如果要完全绕开DRG的影响,目前只能买高端医疗。
但高端医疗险,哪怕是年轻人买,价格也不便宜,更何况上了年纪的老人。
如果家里有上了年纪的长辈,又担心看病贵、用药难的问题。
那么,先买份百万医疗险,能让我们更踏实一点。
虽然DRG推行后,网上也有很多声音,说百万医疗险没啥用了,但我并不这么看。
第一,百万医疗险,会越来越香。
首先,百万医疗险,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权」。
国家医保局明确说了,马上要发布一个丙类药目录,这里面的药,只能由商业保险报销。
丙类药,说白了就是些疗效特好,但也特别贵的创新药,比如一些抗癌药、罕见病特药。
这类药品医保不报,不受自费比例和DRG限制,医生也能放心开。
但问题是贵,之前我们也分析过,预计能进丙类药目录的药品,年均花费可能都在30万以上,普通人根本扛不住。
但有一份百万医疗险,就不一样了---医生敢开,咱也敢用。
总之一句话,未来可以选择的好药会更多,但想毫无负担用上,还得靠商业保险兜底。
除此之外,现在的百万医疗险,也在针对DRG做出升级。
比如陆续放开普通外购药械,且不限清单。
这样一来,普通疾病,我们也有机会用上好药,不用受制于集采药。
再比如有些产品,还能支持报销出院后的康复费用。
万一还没康复好,就被迫出院,后续要去别的康复机构治疗,这部分费用也能报。
还有一些【进阶版百万医疗险】开始支持附加特需,如果患重疾,可以去特需部、国际部就医,这些地方一般不走医保,也能一定程度绕开DRG限制。
换句话说,百万医疗险,一直在努力跟上医保的政策节奏。
第二,百万医疗险,依然是普通人防止因病返贫,最划算的工具。
咱们说实话,不管有没有DRG,生场大病就是要花大钱——这事儿谁都绕不过去。
DRG说白了是医保和医院之间的结算规则,跟咱们商业保险怎么报没啥关系。
你该看病的看病,该花的钱照样花。
但有了它,医保报不了的部分——进口药、自费器材、特殊治疗,百万医疗险都能接得住。
一年几百块钱,顶的是几百万的报销额度。
我认为,它依然是咱们普通家庭,对抗大病风险、防止一夜回到解放前,最有性价比的工具。
百万医疗险,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两大类。
①保障好,但是健康要求严格的百万医疗险;
②健康告知非常宽松,但保障稍微差点的百万医疗险;
咱们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如果身体比较健康,没啥问题的话,优先考虑健康告知严格,保证续保20年的医疗险。
_副本.png)
身体条件不错,考虑星相守(计划一)或金医保3号,价格相对便宜,保障全面,重疾住院能0免赔,普通外购药也能报销。
身体状况一般,可以留意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险,像甲状腺结节、无并发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只要不涉及其他情况就能买,而且癌症保障还可终身续保。
但免赔额会高一点,价格也相对其他两款更贵一些,预算充足可以考虑。
如果年纪比较大了,或者得过大病,买不了保证续保20年的医疗险,也别直接放弃。
现在市面上,也出了很多没有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比如下面这几款:
_副本.png)
这几款产品,都没有健康告知,除了5大严重既往症不保之外,其他都可以正常保。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是否保证续保。
如果注重续保稳定性,优先考虑心医保。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没有健康告知,还能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
关键是,保障还很全面,重疾支持0免赔,还能报销外购药械。
如果对这款产品感兴趣,想了解详细保障或是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点击这里咨询。
如果预算比较紧张,或者老人年纪在65岁以上,可以选众民保(2025版)或长相安3号庆典版(免健告),两款价格差不多,外购普通药械都不限清单,到105岁都能买。
如果想要基础保障更全面,或者从事特定高危职业,可以选众民保(2025版)。
长相安3号庆典版(免健告)的重疾可报销特需部、VIP部,想追求更好的就医体验可以选它。
说实话,医保政策一直在变。
今天DRG,明天说不定又是什么新词儿。
但有个底层逻辑不会变:医保是基础,而百万医疗险和医保互补。
百万医疗险的核心使命,是覆盖医保够不着的部分。
只要医保还有封顶线、还有目录限制、还有报销比例规定,还有管不到的地方。
百万医疗险这个“补位选手”,就永远有它上场的理由。
而且这两年,百万医疗险也一直在悄悄升级:
比如开始覆盖普通外购药、拓展特需责任、跟进康复费用报销……
像我自己也买了百万医疗,但并没有因为DRG就着急换。
我认为DRG对它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不必过于焦虑,完全可以边走边看~
当然,如果是还没买的朋友,建议优先考虑为DRG升级过的产品:比如覆盖普通外购药、0免赔、能附加特需等等。
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挑,又怕踩坑买错,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咨询。
85512
84521
84400
84054
83521
82145
81250
80125
7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