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增额寿即将全面下架,也有很多朋友过来咨询。
大家基本都会问:收益高不高,和其他产品对比怎么样。
但说句心里话,增额寿的最大价值,真不是收益,它有着3个稀缺,而且其他金融工具很难替代的功能。
用好这些功能,可以帮你更好实现和“钱”有关的目标。
著名财商启蒙书《小狗钱钱》中有一个经典的“养鹅理论”:
鹅代表本金,利息是鹅下的蛋,而先有鹅(存下钱),才有蛋(收益),没有鹅,再高的利率也与你无关。
简而言之:本金,远比利率更重要。
像我们普通人,遇到彩票中奖、天降横财并不现实,想积累起一笔可观的本金,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攒钱。
攒钱很难吗?
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其实可以用合适的工具来克服人性,比如增额寿。
比如说每年攒下2万元,用来投保一款增额寿,下表是3/5/10年交的现金价值:
可以看到,增额寿前期现金价值比较低。
如果要交3/5年,第5年超过保费,如果要交10年,第9年超过保费。
有人觉得,这是增额寿的劣势,但对于那些攒钱常常半途而废的朋友,反而是种优势。
1、不会轻易中断
比如每年攒2万,想攒个5年,这款增额寿第4年断交会“亏损”好几万。
这时候,你会想着至少留下2万块钱交保费,或者开源节流,找家人朋友周转也会尽量交上。
但如果是放存款、货币基金、R1-R2的银行理财,今年不想再存了,就结束了,没有任何压力。
当然也要注意缴费金额和缴费期限,量力而行,万一真的交不上,就会出现损失。
2、不会想花就花
钱放在增额寿里面,一方面前期现价低于保费,花钱等于“割肉”;另一方面它是单独账户,它无法随便花掉。
而钱在银行卡、余额宝里面,你就会把它当作“流动资产”,花钱没有感知,二维码扫一下、淘宝上点一下钱就没了。
增额寿还有一个隐形好处:防止别人借钱。
过去常有大学同学找我借钱买房,我会说:钱都买了储蓄险了,拿不回来。他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很多人抹不开面子拒绝,但增额寿能给你一个正当理由。
多年以后,当你回过头去看着保单的现金价值,你可能会感谢当初的自己:把这些年辛辛苦苦赚的钱留了下来,而不是花出去或者借出去。
这年头,很多人都想着做婚前资产隔离。
比较流行的,是把钱放在一张单独银行卡里面,但这个风险还是有的。
万一保管不当,或者家里有大额开支,比如买房或者生大病的情况,这笔钱就可能发生混淆。
想要证明哪部分属于婚前,哪部分属于婚后,有时候也并不容易。
选择增额寿,就要简单有效很多。
去年8月底,一位95后小姐姐找到我们,投保了一份3%预定利率的增额寿。
她的交法也很干脆果断:趸交50万元。由于她没有结婚,这份保单将永远成为她的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
这种情况下,无论保单现金价值变成100万、200万,无论结婚、离婚,无论生存、身故,这笔钱只会属于自己和想留给的人,其他人分不走一毛钱。
因为增额寿是「单独账户」,就像给你的钱上了一把锁,里面的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有迹可循:
增额寿之所以能实现这些功能,全都是法律赋予的,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给自己买的增额寿只要在「婚前」交完保费,就属于个人财产,婚后现金价值增长属于“孳息”,同样属于个人财产,不怕被分割。
而且,想用钱只能由「投保人」自己去申请退保、减保,其他人没有权利去操作。
另外,大家可能听说过“信托”这个资产隔离工具,但资金起步就是上百万。
而增额寿最低几千上万元就能买,通过合适的投保时间,合理的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设置,就能起到资产隔离作用。
毫无疑问,它就是对普通人最友好的资产隔离工具。
钱不管放在哪里,最终都要拿出来用。
我们来对比一下6种安全的金融工具在拿钱上面的差异,如下图:
总的来看,最灵活的还是货币基金,可以随时领取,没有损失,最快T+0到账。
但如果是相对长期的金融工具里,像定存、国债提前领取都会有一定利息损失。
增额寿,只要现价超过了保费,减保就不会有什么损失了。
你可能觉得,每年只能减保20%太少了,大额用钱时不方便。
其实还有一种拿钱方式,被很多人忽略了——保单贷款,它的规则如下:
如果未来利率进一步走低,更建议大家选择「保单贷款」,而不是「减保」。
一方面利率低了,借款成本就更低;另一方面减保后现金价值会降低,继而减少未来收益,而保单贷款不影响。
总而言之,在相对长期的资产里面,增额寿用钱高度灵活:
什么时候取、用多少,是拿出现价还是保单贷款,选择权都在你手里面。
增额寿最大的价值,在于这些难以替代且非常稀缺的功能,而不止是2.5%复利的收益。
当然,它在安全的资产里面,长期收益率也是顶尖的。
也提醒大家,2.5%的增额寿2天后即将全面下架,错过了又要少几万到十几万。
如果你想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想资产隔离,想在未来灵活用钱,2.5%的增额寿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想了解还有哪些高收益产品,可以点击这里>>>
点击下方卡片,也可以快速预约顾问,按照你的需求、预算,1v1推荐产品,测算收益,对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