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金价一路狂飙,突破840+
国内金饰克价更是涨到1091元
很多人想着赶紧卖了“高位套现”
结果发现——金店拒收、线上平台暂停回购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朋友开始犹豫:
“黄金变现这么难,还能指望它养老吗?”
另一些朋友却格外淡定:
“急什么?长线看涨,大不了先不卖!”
今天我们就算笔硬账:
黄金养老,到底是不是想象中那么香?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咱得先说清楚:咱这里聊的“黄金”
主要是指这三种
条件明确了,现在我们再来计算一下
养老要攒多少黄金
总结来看:
每月定投7.5克(约6000元)的黄金
一直坚持25年
才能凑够退休后每月5000块的生活费
但我们知道,金价每时每刻都会变
而我们需要攒的黄金、要掏的钱
也会跟着“上蹿下跳”
跌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买多了也行
但万一一直涨,定投金额从6000
涨到8000、10000,你还能坚持吗?
有朋友可能会说:“金价太高就少买点呗”
但问题可能不是攒多少,而是下面这个
黄金在保值和避险上的价值无可厚非
就像大多数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股票会跌、钱会贬值,但黄金永远是硬通货”
但黄金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软肋”
1、黄金是“哑巴资产”,没有自动发钱功能
养老的核心是什么?
是月月有钱进,永远有余粮
但黄金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
它不会生利息,也不能每个月给你打钱
想要拿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卖掉它
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卖?
“卖在高点”是玄学,“卖在低点”才是常态
长线看,金价确实涨疯了
2016年才216元/克
结果今年飙涨到835元/克
8年翻了近4倍,很香对吧?但别急——
上一轮黄金潮(2000末–2011)
金价每克从200+飙涨至450左右
大批朋友闻讯而来,赶紧抢金
生怕错过这次黄金“涨价潮”
谁知没多久,金价就开始“跌跌不休”
一直在200-300+左右徘徊
直至2021年,才重回450元的成本线
如果靠黄金来养老
就要面对这种不确定的变现价格
真到退休时,谁知道金价是高还是低呢?
2、看不见的“小刀”,悄悄割走你的金豆豆
除了金价波动以外,还有“中间商赚差价”
就拿现在很流行的攒金豆举例
很多朋友那劲头比追星还狂热
看着一颗颗金豆落入瓶中
仿佛听到了未来养老生活的金币回响
但醒醒啊朋友!你攒的可能不是养老本
而是“韭菜的自我修养”
因为金豆实际上属于“一口价”的工艺品
高买低卖,中间还要被剥一层皮
除此之外,还有被盗窃、遗失的风险
万一被偷被抢,那可不是打个折
而是直接归零
3、黄金“杠杆”是零,撬不动大额医疗费
养老路上,除了怕没钱花
还怕“猝不及防的意外”、“病来如山倒”
用黄金抗大病,是最“老实”的办法
因为无论金价涨到多高
最多也只能变现当时对应的市场价
需要多少钱就要卖多少黄金
没有杠杆可言,而且卖完就没了
但对比一下保险
杠杆可能高达几十倍
重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
今天卖金条交手术费
明天的化疗费、后天的康复费呢?
所以,结论非常清晰
单靠黄金养老,是万万不可行的
只能作为养老“小金库”的一部分
那养老到底该怎么搞?记住这2点就行:
1、黄金只能是“配角”,不能当“主角”
用闲钱的5-20%配置黄金即可
就当是给未来的自己存个“小金库”
最推荐:黄金ETF
手续费低、买卖方便、没有保管风险
长期持有,卖出时不会收手续费
不管涨跌,固定每个月定投
这样能摊平成本
记得设定目标收益率
比如收益率达到15%~20%左右
就可以分批卖出
这样规划,可以做到资产保值、分散风险
但想要实现“躺平养老”
我们还需要一份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2、既要“活钱”不断,也要“守钱”有方
国家社保是底层支撑,但金额和领取时间
会根据政策、人口结构随时变化
可以补充商业年金险,形成“双保险”
这样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不过现金流再稳,一场大病也可能掏空账户
趁年轻健康,配置「百万医疗+重疾险」
这样才能避免因病致贫
退休生活的“容错率”更高
看到这里,想必开头的问题
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即使黄金在保值和避险上的价值无可厚非
也不能把它当成养老的唯一支柱
想真正躺平养老,还是要搭建属于自己的
“现金流+医疗保障”安全屋
想知道:
点击下方卡片,我们提供免费1对1规划服务
根据你的年龄、收入、风险偏好
定制专属你的「养老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