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的价格,又要大范围调整了!
10月29日,监管发布通知,2026年1月1日要实行《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以下简称第四套生命表。
而生命表,直接影响保险产品定价,事关大家的钱袋子。
如果近期打算买保险,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看,主要内容如下:
先来简单说说保险的定价原理,主要考虑3大因素:
在确定「预定发生率」时,保险公司就会参考行业发布的各种概率表,包括生命表、重疾发生率表、意外发生率表等。
我国生命表,基本每10年更新一次,现在使用的是2016年更新的第三套生命表,数据有些跟不上了,就有了第四套。
下面用3个小段落,帮大家快速看懂第四套生命表,如果只想看具体影响,可以滑到第二段。
1、生命表,是什么?
生命表到底长啥样子呢?发张图片给大家看看:

这张表记录着不同年龄的当年死亡率,比如0岁男性死亡率为每千人0.204,代表100万0岁男性,当年预计有204人去世。
2、生命表,有哪些种类?
第四套生命表一共有4张,包括1张养老业务表、2张非养老业务表、1张单一生命表。
为啥要分这么多类型呢?
这和人性有关,比如身体健康的人更倾向于买养老年金险,身体不太好的人更倾向于买寿险,这种行为在保险里面有一个专业名词:逆选择。
如果都用一张表计算,要么消费者利益受损,要么保险公司亏钱。
3、第四套生命表,有什么变化?
相对于第三套生命表,第四套最大的变化就是死亡率降低。
这里计算了第四套和第三套的「比值」,比值<1,就说明死亡率下降,如下表:
_副本.png)
_副本.png)
_副本.png)
以养老生命表为例,很明显比值绝大多数时间都小于1,说明了死亡率有所降低。
算下来,男性平均死亡率降低了20%,女性则降低了17%,降幅不少了。
另外通过死亡率数据,也能推算出来预期寿命有所提高。
比如养老生命表,0岁男性预期寿命大概提高了2岁,0岁女性大概提高了1岁。
那么,随着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提高,对保险价格有什么影响呢?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死亡率降低,对「以保障寿命为主」的保险影响更大,包括寿险、年金险、两全险。
而其他保险,比如不含身故的重疾险,也会受到间接影响,具体我们下面详细介绍。
1、部分寿险,预计会降价
第一类是固定保额的产品,比如定期寿险定海柱7号,30岁男性,每年1125元交30年就能买100万;还有一种定额终身寿险,可以用来传承财富。
随着死亡率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就会减少或者滞后,这2种寿险,就会相应降价。
而增额寿这种,身故杠杆并不高,大多数时间的身故赔付,和现金价值相等,所以死亡率降低,影响并不大。
2、年金险,预计领的钱会变少
年金险和寿险截然相反:它保的是生存,活得越久,保险公司要赔的钱就越多。
比如说,按照第三套生命表,保险公司可能只需要赔到83岁,现在却要赔到85岁。
多赔的钱,最终还是会反映在保费上——涨价,或者说,交相同的保费,能领的钱会更少。
特别是一些领取金额较高的年金险,受影响更大,而一些第5年就返钱的快返型年金险,影响相对小一些。
3、重疾险,可能会涨价
先说不含身故的重疾险,由于年龄越大,重疾发生率越高。
_副本.png)
这可能导致,原本能够平平安安过完一辈子的人,随着寿命增加,晚年不幸得了重疾。
另一方面从行业新闻看,这几年的重疾发生率有所提高,监管最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到“适时更新重大疾病发生率表”。
多种因素叠加下,未来重疾险仍然有可能涨价。
而包含身故的重疾险身故部分要降价,重疾部分要涨价,最终如何,只能等后面的新产品出来了...
4、分红险的分红,预计影响不大
这次监管通知里,还特别提到了一句话:
对于当下和以前的分红险,计算分红时,可以采用老的生命表,也可以采用第四套生命表。
分红的来源一般包括3个:投资带来的利差益、赔付带来的死差益、运营带来的费差益。
如果是按照第三套生命表定价的老分红险,定价采用的死亡率更高,而实际死亡率更接近第四套生命表数据,就会多出一部分「死差益」。
简单来说,按照第三套生命表去定价并计算分红,实际分红可能高一点点。
但也只是一点点,因为绝大多数分红险的分红,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利差,甚至一些分红险只分利差,影响就更小了。
说完了这4点影响,监管还提到这样一句话:
保险公司在厘定产品费率时,应当结合第四套生命表和自身经验数据。
对于一些业务大、精算数据充足的保险公司来说,可能会在第四套生命表上做一些调整,最终价格也就不好判断了。
先来说说大家可能关心的产品下架问题。
这次监管通知,并没有要求第三套生命表定价的产品下架,最终选择权可能还在保险公司手里,也就不排除一些保险公司主动切换。
对我们来说,影响产品价格的,也不只是死亡率,这些年来预定利率下调也很频繁,自己年龄增长,保费也会变贵。
总而言之,要不要买保险,核心还是关注自己的需求。
这里也给大家两个建议:
1、这3类产品,建议早买
重疾险,建议早买,除了价格,更重要的是——早买选择更多。
有些朋友拖着拖着,后面查出来体检异常,反而不好买了。
定期寿险,也建议早买,虽然预计会降价,但本来就很便宜,早买早保障。
如果你买定寿比较贵,可以等等看明年,但一定不要超过自己的生日,年龄增长带来的涨价金额,可能比生命表调整更大。
如果有规划养老的打算,建议早点买养老年金险,当下买,算是占到了老生命表的便宜;拖到明年,能领的钱可能会减少。
2、这类产品,可以等等
如果想通过定额的终身寿险给孩子留一大笔钱,可以等等看新产品,因为投入比较高,降价后可能省下不少钱。
最后像增额寿,由于影响不大,大家可以慢慢挑多多对比。当下更建议选分红型,预期收益高很多。
文末我们也附上了11月保险榜单,包括重疾险、寿险、储蓄险,感兴趣可以查看。
生命表切换,是行业10年一次的大事,也影响着一大批保险产品的价格。
如果你比较纠结,记住这个原则:
有需求尽早买,没有需求即使要涨价,也不要跟风。
   
  
  
  
  
  
 
 85512
 
 84521
 
 84054
 
 83521
 
 82145
 
 81250
 
 80125
 
 79854
 
 7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