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的安稳,不在于年轻时握住了什么资产,而在于老去时能否拥有稳定的现金流。
对于养老,很多人都会提前准备,我爸妈也不例外。
他们规划的养老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是灵活就业养老金,二是把自家的临街商铺出租,此外还有几份保额不高的年金险人情单。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爸妈虽然做了不少准备,但受经济环境影响,仍面临养老金不够用的难题。
我老家在某十八线小县城,爸妈是开店做生意的。
2020年之前,店铺生意还算不错,但这之后,就一天比一天冷清。
店开一天,就要一天的人工水电管理费等来维持。按这情形,别说赚钱,不亏就已经是万事大吉。
爸妈苦撑了一年多,结完账发现基本没赚。按这情形,再开下去也是白费力,搞不好还要拿积蓄贴补,无奈关店了。
爸妈都50多岁,比预想的退休年龄早了点,但两个孩子都已毕业成家,经济上倒也没啥负担。
至于生活费,他们筹划着先把商铺租出去,预估每月租金2500左右。等到退休年龄,他们交的灵活就业养老每月领1千多,租金+退休金,合计四千多,在老家基本够用。
这样的养老模式在老家很常见,爸妈身边做生意的朋友们,大都是这么规划的。
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这套养老方式,似乎走不通了。
商铺空置了大半年都没能租出去。招租广告贴了又贴、价格降了又降,都鲜有人问津……来问的大都只想租底层门面,租金只有七八百块。
爸妈不乐意,租金腰斩不说,楼上空着也浪费。可环顾整条街,最亮眼的就是招租红纸,过半店铺都在等着出租……
爸妈的“包租梦”,破灭了。
其实别说小地方,我所在的一线城市深圳,很多房子都租不出去。
我自己租的房子,以往房东每年涨价,这两年没再提过;办公楼也有很多空置的。
商铺租不出去,意味着爸妈的养老金直接砍了半。
为此,妈妈找了份制衣厂的工作,为了多些工钱还经常把活带回家;爸爸也常去朋友店里帮厨。
在我们面前,爸妈笑着说一下子没工作了不习惯,老在家里呆着很无聊,这份工作也不辛苦……但我们心里清楚,爸妈去工作,主要还是因为养老金不够花。
我们姐妹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爸妈虽然还干得动,但也是50多岁的老人了,高血压、糖尿病伴身,常年劳作还落下了腰骨疼痛的毛病,哪经得起这番折腾。
我和姐姐商量着,每月给爸妈打一笔钱,让他们不必为养老金发愁。
但爸妈不太愿意收我们的钱。
我知道,爸妈是不想成为我们的负担。况且在我们姐妹俩各自成家后,爸妈就不再收我们给的生活费了,说小家庭要买房、要养娃,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得是。
为此我谋划着,怎样让爸妈每月的退休金高一些。每月源源不断的活钱,才能让他们心安,这是儿女给多少钱都没法替代的。
按现在的经济,商铺收租是不太行得通了。
就算租出去,还要跟租客谈价格、每月催缴租金,日常得维护保养等,毕竟楼龄近四十年了。这些事想想也挺麻烦。
相比之下,我想养老年金险或许是更适合爸妈的养老工具,比收租省事太多:
综合考虑后,2023年那会,我和姐姐决定每人给爸妈买一份养老年金险,相当于换种方式给爸妈打钱。
选的产品是星海赢家(庆典版),这款产品最早可以55岁领,那年妈妈刚好54岁,因此两份保单都以妈妈作为被保险人。
年金险的被保险人,就是领钱的人。以后这笔钱会直接打到妈妈银行卡里,作为爸妈的补充养老金。
注:我给妈妈买的年金险
2024年开始,两份保单加起来,妈妈每年都可以收到1万出头的养老金,平均到每月有900多。
我跟爸妈说,我们俩给你们补充了养老金,能管一辈子的,每年都能领一笔钱,活多久领多久,希望你们能健康生活,保持好身体,这样就领得多、赚得多!
得知这对我们并没有造成太大压力,爸妈欣然接受了这份孝心。
到爸妈都开始领社保养老金后,加这份年金险,商铺底层再租个七八百块,还有我妈早前买的杂七杂八的储蓄险,每月合计约4千块,足够开销了。
这些按时到账、风雨无阻的养老金,将是他们晚年最有尊严、最安心的依靠。
我爸妈的案例,并不是个例。规划养老,很多人都早早就有这个意识,但不一定有选对方式。
靠房?租售比低、空置风险高、流动性差……“以房养老”已经成为过去式。
靠存款?利率“1时代”且肉眼可见地向下,钱越存越薄。
靠社保?杯水车薪,仅够维持最基础生存。
靠儿女?孝心可贵,但两代人的压力都不小……
如果想在不确定的时候抓住一些“确定性”,养老年金险或许是更适合的方式,它收益不一定最高,但一定是最稳定的。
提醒大家,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目前在售的一批高收益储蓄险最迟将在8月31日下架,如果你有配置计划,建议尽早安排,可以点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规划师来推荐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