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我们测评了大银行主推的17款线下增额寿,最终发现就3款综合表现还不错。点击可跳转阅读
不过上一篇文章,我们聊的都是固收类产品,蛮多朋友表示没看够,想知道预期收益更高的分红型增额寿(以下简称分红险)值不值得买。
这不,10家大银行主推的15款分红险全面测评,马上安排~
一款分红险好不好,关键看两大方面:
接下来就在多个测评维度下,让每款产品进行多轮PK,看看谁是最后的胜者?
我们买分红险,除了有固定收益,每年还有机会拿额外的分红收益。
就像我们每月1万左右的工资,里面底薪占了6000,业绩提成有时候发4000、5000,有时候只发1000甚至不发。
拆解完分红险的收益构成,下面就进入本文重点:
银行在卖的15款分红险,预期收益到底如何?保底收益又有多少?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统一用30岁女性,年交5万,持有到60岁来测算收益。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选的缴费时间,有针对性地比较不同产品。
这里直接说结论,在1/3/5/10年各个缴费方式,只有下面4款表现最出色:
它们的保底收益1.7%左右,加上红利后整体预期收益突破3%。
更难得的是,无论是持有产品到40岁、50岁,还是到70岁、80岁,都是招行和中信这4款产品的预期收益最靠前。
当然也有收益表现差的,比如平安在卖的御享传家3.0,预期收益只有2.5%上下,要是一次性同时投入100万,可能会比招行、中信的产品少赚40来万。
但有一点得表扬下,上述银行销售的所有分红险,减保规则竟然都是最宽松的。
每年最高可以拿出投保时20%基本保额对应的现金价值。
这说明最快5年能把所有现金价值取出来,从这个维度看它们都是顶流。
聊完产品本身的收益表现,其实很多人心里会犯嘀咕:
每年分红并不做保证,要实现演示的收益到底有多大把握?
未来的事说不准,但历史分红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适当参考下。
简单来说,我们看分红险的分红收益时,会看第N年预计有多少分红,比如有1万,如果我们真拿到1万,那么实现率就是100%,8千实现率就是80%。
为此,针对银行主推的15款分红险,我们花大量时间,整理了背后10家保险公司过往的红利实现率,详细数据可以看表格。
这些公司旗下所有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在2022年表现都不错,有的甚至超过100%。
而去年“限高令”的出台,导致蛮多产品前一年,即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普遍降了挺多,不过只要实现率有50%以上,其实也不差。
那么结论就很明显了,工银安盛、建信人寿的历史分红实现率靠前;交银人寿、招商信诺和中信保诚也不错;而平安人寿有点落后。
当然,这些成绩只代表过去。如果希望以后的产品分红更有保障,还得看看保险公司的整体运营实力如何。
历史分红是过去的表现,预期收益是当下的畅想,其实还有两类公司指标也蛮重要:
一是投资能力,很大程度上,它能决定未来的分红多不多。
二是偿付能力,具体要看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能判断保险公司是不是稳健经营。
我们先看各家公司近三年的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从高到低一一排序在表格里了。
大家都知道,过去3年A股明显走熊,回撤并不小,好在去年四季度有点起色。
而被保险公司重仓的债市,则走出了稳稳长牛。
在这样此消彼长的行情里面,刚好是检验投资能力的好机会。
接着看下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代表着一家公司在经营上的防线。
要是风险评级或者综合偿付能力表现太差,意味着公司赚了钱可能优先补各种财务窟窿,产品稳定高分红就很难了。
不过从数据看,上述10家保司目前经营都比较稳,偿付能力杠杠的。
风险综合评级从好到差有A、B、C、D四类,达到B及以上属于合格;综合偿付能力的合格线是100%,数值越高,偿付能力越强。
总的来看,招商主推的和瑞七号尊享版、和瑞七号,才是兼具高收益和强大公司实力的2款产品。
一方面,它们的预期收益3%以上,保底收益1.7%左右,不比主流产品逊色;另一方面背靠保司招商信诺,公司的历史分红实现率、投资能力都在业内平均水平之上。
其他分红险则表现得中规中矩,不是很值得关注。
如果想了解更多预期收益高、历史分红实现率不错的分红险,可以点这里,查看最新的bob体育半岛入口 金榜高收益分红险,这些产品背后的公司投资能力强、经营也稳。
要是你时间有限,不想逐一比较,或者有其他疑问,都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我们有专业规划师1V1帮你找到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