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一向脾气温和、说话轻声细语的女人,突然有一天爆炸式发火。
一个平时在工作场合风风火火、意气风发的女强人,会因为睡不着,情绪崩塌到忍不住大哭。
请别诧异,她不是作,也不是矫情、玻璃心,而是——她更年期了。
而我,是在一个很普通的夜晚,撞破了妈妈这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一次回家,我和妈妈一起睡觉。凌晨2点多,我被她频繁翻身和刷视频的声音吵醒。
半梦半醒中,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你不困就出去刷视频行不行?翻来翻去我都睡不着。”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手机锁屏声落下许久,妈妈才低声说道:“最近总感觉浑身像着火了,还一直出汗,身体明明很累,这也痛那也痛,但就是睡不着...”
我一下子清醒了,开了灯坐起来看着她。
她面色发红,脖子背上满是汗珠,脸色看起来并不是很好。
结合她最近一些奇怪的情绪变化,我脱口而出:“妈,你该不会是……更年期了吧?”
没想到她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抗拒:“你才更年期,我才四十出头你懂什么?你就是嫌我烦了!”
说完便背过身去,不再理我。那一秒,我沉默了。
我不是“嫌她烦”,而是难过和内疚——我的妈妈因为害怕被嫌弃,独自忍受着失眠、潮热、焦虑的折磨,同为女性的我,不仅没有体谅,而是选择了责怪。
从前我总觉得“更年期”离我很远,是电视剧里为了制造矛盾和转折的而产生的“剧情”,和我妈、和我们家无关。
可这天晚上我发现,剧本来源于生活,它就是悄悄发生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里的事。只不过,因为“更年期羞耻”,大多女性都选择了沉默。
为了劝妈妈去医院,我在社交平台上搜了下"更年期",结果越看越心惊。
发现不少女性,都在饱受更年期的折磨。还有人因为长期的失眠,陷入抑郁、焦虑,甚至结束生命....
后来我又去找了卫健委关于更年期科普文章,浏览了相关的医学文献,才发现我们对“更年期”存在着太多的误解。
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更年期是从50岁才会开始的,但实际上可能在40岁左右,卵巢功能就会开始衰退,进入到“早绝经期”。
它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一个漫长过程。从身体开始发出信号,到绝经后症状逐渐平稳。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几年、十年时间。
同时,我也发现一件事——我们之所以害怕更年期,是因为对它不了解。
我的妈妈已经撑了半年,如果我早些了解,就可以提前预防和规范治疗,不至于受那么多罪。
如果在还没经历更年期之前,我们早早地将“失控感”转化为“掌控感”,等我们或者身边的人,真正面临更年期时,就可以从容面对。
当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逐渐褪去后,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绝经。
《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重点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中提到:绝经后,根据年龄不同,女性还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疾病。
而且出现的症状,也并非只是潮热、失眠、脾气不好。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请别害怕,也别羞耻,更不需要默默忍受。
在陪妈妈去医院就诊的时候,我了解到了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不超过10年且年龄尚未满60岁,在这期间实施激素治疗,就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潜在疾病发生。
折磨了我妈妈半年多的潮热、盗汗、失眠、焦虑,在进行激素治疗之后也明显好转。
也有网友亲身分享,自己忍受了长达7年之久的更年期症状,在进行规范治疗3天后,各种不适的症状都明显减轻了。
当然,每个人身体不同,症状也不同,是否需要进行激素治疗具体还是要听专业医生的建议。我们也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方法调理身体,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比如我妈妈时不时会跑跑步、跳操,不仅情绪好了,也比年轻时更开朗、有活力了。
但即便做好了健康管理,也不得不承认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风险客观存在。
据《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40岁以后癌症发病率迅速拉升。而一场大病的治疗费动辄十几万、几十万,普通人一年到头也挣不到这么多,难以承担。
所以除了做好更年期到来的准备,也推荐大家在有能力的时候,为自己和妈妈添置一些保险,这样也不怕看病要花大钱,可以给生活带来一些安全感。
而且40岁+的女性,相比20、30岁时,经济积累更厚实,心智更成熟。
比60岁时,身体情况更好一些,各种大病、慢性病可能还未大规模出现。购买保险核保时,更容易正常承保。
如果健康问题过多,很有可能要多交钱,或者某些疾病不保,最严重的可能买不了。
考虑到妈妈只有居民医保,医疗保障不够。所以我先给她补充了百万医疗险+意外险,一年910元就可以买到几百万的保额,性价比还是蛮高的,给大家参考一下:
当然,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能买到的产品也不同。
如果已经有更年期症状并且去就医了,或者体检有异常等,不确定能不能买到这些产品,可以点这里,让专业规划师为你一对一挑选合适产品。
另外,我也有考虑配置多一份重疾险,不过40岁左右买会遇到一些情况:
首先是产品问题,年龄越大,能选择的产品越少。
其次价格,年龄越大价格越贵,且可缴费年限会越来越短。
因为买得晚,价格比30岁买要贵不少,但还是想给妈妈配一份重疾险。
主要考虑它可以不受医保DRG影响,万一得了大病,不怕医保限制,可以选择更好的治疗,而且能用于康复、补偿收入损失。
所以在预定利率下调、重疾险涨价前,赶紧上车,早买早安心。
2024年《柳叶刀》发布「更年期特辑」提到:全世界有近10亿女性处于更年期。这么庞大的数字下,怎么可能避而不谈?
就像人要长大就要经过青春期一样,女性也必然经历更年期。
它不是女性生命价值终结,相反它代表着与生育解绑后,女性可以获得另一种新生。
我们应该像讨论天气一样,讨论更年期。因为它现在发生在我们的妈妈身上、将来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未来是不能控制的,但有些事,我们可以提前准备。
我们一起多理解一点,多一点准备,让她们可以更快乐且健康地拥抱“新生”。
如果你也想为妈妈或者自己配置一套方案,不清楚买哪些产品比较适合、性价比高,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我们会有专业的规划师免费帮忙针对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