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保险测评首页 > 保险新闻 > 全部文章
全部新闻
2017年太保产险保险收入首破千亿
2017年太保产险保险收入首破千亿
在实现承保盈利基础上,太保产险业务发展速度回升,全年保险业务收入突破千亿,达1,046.1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非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9%,占比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达21.8%。2017年,中国太保产险海外业务保费增幅达68%。太保产险首创“海外无忧”境外人员系列人身保险产品,为出国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障。2017年太保产险SARMRA评估获得保监会免检中国太保产险持续提升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优化并完善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组织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加强风险防控”专项自查工作,确保公司运营健康和稳定。截至2017年底,优享汇俱乐部会员已增长至506万人。
2021-01-13
1.6K
新三板退潮解码:多家保险经纪选择退出
新三板退潮解码:多家保险经纪选择退出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于4家券商宣布终止或拟终止在新三板挂牌,此外还有不少小贷、保险经纪等多类金融企业选择退出新三板。7月25日,开源证券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会议决定拟申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此前的6月12号,湘财证券也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将退出新三板市场;而在今年5月,成功上市的南京证券也成为新三板券商的“退出者”。对此,一位新三板公司董秘指出,当下新三板的拟IPO企业在辅导期甚至进入辅导期前进行主动摘牌的现象已并不鲜见。事实上,金融企业的摘牌现象并不仅限于出现在IPO冲动强烈的证券行业,多家保险经纪公司也选择了退出。
2021-01-13
1.7K
乌海市47万余人参加医疗保险
乌海市47万余人参加医疗保险
近年来,乌海市大力推进医保参保扩面,全面深化医保改革,为群众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471012人。去年,市民政局、扶贫办全额资助全市13044名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三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2018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落实“一站式”服务,与卫计委等部门共同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此外,我市还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乌海市47万余人参加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60.8元,同时市内住院按病种付费,特殊病种门诊医疗按平均定额付费。
2021-01-13
2K
中国平安蝉联保险第一品牌
中国平安蝉联保险第一品牌
3月26日,全球最大的传播服务集团WPP及全球领先调研机构华通明略,共同发布了第八届“BrandZ2018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年度排名,中国平安位列排行榜第八,金融业第二,蝉联中国保险业第一品牌。在最新披露的2017年全年业绩报告中,中国平安整体业绩实现持续、强劲增长,集团净利润达999.78亿元,同比增长3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0.88亿元;同时,平安的市值和品牌居全球保险集团第一位,体现出市场对公司战略和业务价值的广泛认可。中国平安获“BrandZ2018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第八,蝉联保险第一品牌,品牌价值由2017年的164.63亿美元升至2018年的223.63亿美元,大幅跃升36%,位居金融业增速第一名。
2021-01-13
1.2K
3家相互保险社 首秀年度“成绩单”
3家相互保险社 首秀年度“成绩单”
伴随着非上市险企年报披露的收官,3家相互保险社的首年经营“成绩单”也相继出炉。与初创的股份制公司一样,受累于公司前期分摊费用较大,经营不足一年的相互保险社首年业绩均出现亏损。从年度利润看,3家相互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分别亏损6058.54万元、3106.63万元和1.69亿元。依据行业特点,相互保险社首年亏损并不意外。做专做精探路特色保险尽管开业首年由于开支加大,难实现盈利,但并不影响各家相互保险社开发特色保险的热情。对于2018年规划,这3家相互保险社均强调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2021-01-13
2.4K
华夏幸福上半年偿债能力下降 平安人寿将成二股东
华夏幸福上半年偿债能力下降 平安人寿将成二股东
偿债能力下降,平安人寿将成二股东半年报显示,华夏幸福上半年货币资金425.89亿元,大于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275.65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78.1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为17.85亿元,现金流有所改善。根据补充协议的约定,标的股份过户至平安人寿股票账户后,平安人寿将成为公司股东。今年上半年,华夏幸福最为人所关注的事件之一,是引入平安系为第二大股东。目前,华夏幸福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尚未完成,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尚未发生变动。值得一提的是,最终成为华夏幸福第二大股东的将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13
1.3K
寿险电销市场优胜劣汰,转型问题亟待解决
寿险电销市场优胜劣汰,转型问题亟待解决
保费规模同比上涨21%,前五家公司市占率达76%值得关注的是,全年保费收入来自经营电销业务的29家人身险公司,前5家公司占据了市场76%的份额,其中平安一家公司市场份额高达46%,对此,中保协指出“市场集中度较高。”优胜劣汰,保费规模占比小险企或将逐步退出电销市场中保协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开展电销业务的寿险公司数量呈阶梯式增长趋势,但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呈下滑趋势。去年全年国内寿险电销市场共有29家公司开展电话销售业务,截至年底,仍有26家公司开展电话销售业务。中保协表示,目前各公司间差异较大,中国人寿等7家公司优于行业水平,友邦人寿等21家公司较行业整体水平差距较大。
2021-01-13
1.1K
桂陕青酝酿放开商业车险费率 险企可自主设定
桂陕青酝酿放开商业车险费率 险企可自主设定
全面放开车险费率影响深远,牵一发动全身。监管部门已在数个场合谈及在广西、陕西、青海三地进一步放开商车险费率一事。商业车险保费由基准保费与费率调整系数相乘所得。商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后,三地商车险保费将不再受到上述系数约束,保险公司可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自主设定。三地商业车险费率酝酿全面放开,意味着我国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走到关键一步,亦显示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开商业车险定价权、让利车主的决心。
2021-01-13
2.7K
9家非上市险企车险承保无一盈利
9家非上市险企车险承保无一盈利
已经有9家非上市中资财险公司发布了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尽管车险是多数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居首位的险种,但从承保利润来看,无一家实现盈利。中小险企车险承保盈利难的老问题在2017年变得更为明显,部分险企在年报中亦坦言车险改革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年报数据显示,9家财险公司的车险经营无一实现盈利。整体来看,尽管上述险企部分险种实现了承保盈利,但由于其规模较小,受车险经营亏损的影响,这些险企的经营情况均不乐观。永诚保险认为,进一步深化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保费充足度下降和赔付率上升会以较大概率发生。
2021-01-13
1.3K
平安等4家上市险企去年增资子公司110亿
平安等4家上市险企去年增资子公司110亿
媒体人通过整理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A股上市公司年报得知,2017年,四家险企共对子公司增资约110亿元,中国平安增资子公司金额最多,达77.02亿元,其中,有50亿元增资至子公司平安金融科技。太保资产已于2017年12月15日完成工商营业执照变更。新华保险2017年对子公司进行了3次增资,增资金额合计12.43亿元。中国人寿去年也完成了3笔增资,增资金额8.61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投资性房地产投入30.64亿元,2016年同期,这一数值为11.91亿元。四家上市险企2017年合计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增资109.85亿元。
2021-01-13
1.1K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