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朋友问我们:
买养老年金养老,收益不如自己理财吧?是不是买基金股票养老更好?
坦白说,长期来看,自己投资股票基金来养老是比不上养老年金的。
为啥这么说呢?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普通人在投资时,很难避免追涨杀跌的操作。
亏了,绷不住,涨了,想赶紧落袋为安,导致难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由上交所所长联合清华大学等专业人士发表的论文显示,在2016-2019年期间,散户基本上都是亏的,其中账户市值在10万以下的散户,亏损最多,平均亏20.53%。
账户金额越少的散户,亏得越多;而机构投资者反而能盈利。
因为在选择股票时,专业人士往往比普通散户更有优势。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很多都是人云亦云,别人说这个股票好、能赚钱,自己也不做功课就直接冲进场了。
股价一波动,就坚持不下去,最后拿不住割肉离场。
真正能在股市中赚到钱的人凤毛麟角,网上也有不少人调侃:“炒股,一赚二平七亏”。
可见,大多数人想要靠投资基金股票来养老,并不现实。
更关键的是,我们无法预测自己退休时,市场状况会怎么样,你可能遇到牛市,也可能碰到熊市。
就拿2015年的A股来说,上证指数从5178点一路下跌,一直到现在,还是在3000点上徘徊。
如果在2015年高位杀进场,相当于后面被套牢了10年,现在还没解套……
(上证指数K线图)
这几年买了A股的网友,基本上也是哀嚎遍野:
万一咱们刚好在这种市场下行的时候退休,波动巨大的股市,根本无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在没有工作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养老金没有着落,心里说不慌是假的。
即便有少部分人能从股市中赚到钱,但也不能保证这笔钱能用一辈子,具体计算过程我们往下看。
如果我们临退休的时候手上有100万,假设每年都能赚到年化收益率4%,这笔钱能花多久?
算完后,我吓了一跳~
每年年末一次性取6万,从60岁开始领,这笔钱在88岁就会耗尽。
也就是说,这笔钱最多只能花28年,越早退休就越快用完,比如想50岁就开始领,那78岁的时候这笔钱就会归零。
当然,如果你有几百万上千万资产,每年能拿到这个收益率,养老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现实中的股市,不是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4%,而是上下波动的,波动越大,养老金耗尽时间可能会越快。
我们不妨设定第一年收益率为4%,第二年-12%,第三年20%,每三年循环一次,还是从60岁开始领,每年领取6万,居然在82岁的时候用完,提前了6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第三年20%的收益无法抵消前一年-12%的亏损,毕竟前后的本金不一样。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我们有100块,第一年收益率为-20%,也就是剩下80块;后面赚了20%,也只有96块,也就说两者并不能相互弥补,后一年要获得更高的收益才能抵消亏损。
有朋友可能会说:在跌的时候可以补仓降低成本啊……
在本金足够的情况下,的确是有操作空间,但一旦资金不足,亏损可能就很难逆转。而且到时一把年纪了,还要去盯盘调仓,看好时间止损止盈,想想都觉得心累……
虽然我们在实际投资当中,收益率不会完全按照这样的规律,但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不变,你无法预测这笔钱能够花多久。
老了,对于不确定,特别是养老金的不确定,是很焦虑的。
很多朋友对老年可能没啥概念,但我们从身边的长辈也能了解一二。
像我老家的一个老爷爷,年轻时受过很好的教育,当了一辈子老师,也算是那个年代里的中流砥柱了,但70岁以后,反应慢了很多,算数都很困难。
人一老,除了体能下降,认知能力也会衰退。
而买基金股票是需要强认知的事情,年轻时都不一定能做好,老了就更难了。
况且,老了以后,手上有太多钱,也很容易被骗走。
我们编辑部有位同事的妈妈,被20多年的好友拉去搞投资。虽然同事阻拦了,但她妈妈觉得朋友投了好几年都没事,应该是真的。
最后妈妈还是偷偷投了10万,结果暴雷,钱也追不回来了。
大家别觉得自己老了不会被骗,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老了都会变成弱点。
更何况未来是AI时代,很多骗局年轻人都防不胜防,更别说老人。
所以,老了之后,相比一大笔存量资产,我们更需要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显然,投资基金股票无法实现。
其实,商业养老金跟社保一样,都是保障我们最基本的养老生活,必不可少。
它虽然收益不高,长期下来只有两三个点,但它胜在能锁定收益,只要活着,就能定时定额发养老金,不用担心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而且活多久领多久,跟生命等长,不用担心人活着钱没了的问题,更适合用来规划养老。
不过如果你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希望有部分进攻型资产提高养老质量,趁现在年轻时也可以同时搭配基金股票和养老年金。
但基金股票要控制好资金占比,而且要根据不同年龄去动态调整。
提醒下大家,从9月1日之后,普通储蓄险的预定利率会从2.5%下降到2%,收益会少很多,部分产品也会提前下架,如果你有购买养老年金的想法,不妨早点行动。
想了解具体产品的话,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咨询专业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