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 正文

赶在下架前,入手了一份养老年金

原创:bob体育半岛入口
466

大家好,我是「bob体育半岛入口 编辑部」的小梵。

很多朋友在这个阶段买储蓄险,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如果只有一笔预算,到底该买啥?年金、增额寿、还是分红险?

网上也有很多纯理性分析,告诉你这样选最灵活,那样选最划算。

但今天,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聊点不一样的---

关于我自己在下架前,买储蓄险的真实选择。

我觉得,买任何保险,都没有所谓的统一答案,但一定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篇,我的购买决策中,也会夹杂一些对现实生活、包括人性的考虑。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新的视角。

一、只有一笔预算,到底买什么?

我的储蓄险,是赶在去年8月下架前上车的。

同样是即将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当时买保险的氛围,和现在几乎没差。

那会儿,我保障险已经基本配置好了。

于是就盘算着,拿出一部分余钱,买点储蓄险,提前锁定当下的利率。

但到底买固收型增额寿、分红型增额寿还是养老年金,不知道。

因为我没有明确想好,这笔钱,到底用来干嘛?

整个决策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的心态变化。

①上头期:沉迷于比收益

开始我和大家一样,惯性地认为,买储蓄险不得先看收益?

那会儿下班以后,经常在家里对着电脑研究产品,拿着Excel表各种算IRR。

单从数字层面看,分红险完胜,毕竟它表现最好,有那么几天,我非常想买。

②冷静期:尝试确定底线

但短暂的上头后,我开始回归理性。

分红险的收益虽然漂亮,但毕竟是个预期的演示收益,只能参考,并非100%确定。

保底+分红的形式就决定了,它只能给到某一部分的确定性。

我自己本质上,又是一个风险厌恶型选手,不想要有任何波动。

有这条底线在,很快,分红险被pass。

③决策期:匹配自身需求

接下来,我在固收类的增额寿和年金里面徘徊。

二选一的时候,我没有只盯着收益率,而是去考虑更实际的问题:

到底选哪一个,对我自己最好?能让我未来的生活,少一些慌张,多一些从容?

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了养老年金---

因为它更能解决我自己骨子里的多种焦虑,后面也会展开讲~

至于产品,我买的是大富翁3.0,选择了年交3万,交10年,55岁开始,每年领3.3万。

图片

PS: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学我,到29号才投保,我算投的比较顺利,要是中间有什么岔子,可能也买不上了......

二、为啥最后选了养老金?

我选择养老年金,这个决定不是算IRR算出来的。

而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做了一些很现实、甚至有点残酷的考量。

下面就展开聊聊,我选养老年金的4个真实理由。

①能缓解我的养老焦虑

人会变老,毋庸置疑,养老,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刚需课题。

而养老年金,买完那一刻我就知道,55岁开始,每月会有2800+的退休工资。

图片

钱确实不多,但至少有一笔钱,有,就比没有强。

对我来说,这笔钱,花得掷地有声,我心里至少有一处变得踏实。

如果是买增额寿,我总会觉得,只是换了个利息高点的账户放着。

却没有在当下,在我的生活中,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

但养老年金,在锁利的基础上,还能缓解一部分,我的养老焦虑。

②多一条兜底的退路

作为女性,我一直知道,职场对女性天然的不友好。

身边各种因为结婚生娃,被迫gap的女生,社保通常都是断缴状态。

她们牺牲的不仅是工作机会,也会间接影响自己的社保。

处在类似的年纪,我也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陷入类似的困境?

到时候我的社保,要么断缴,要么自己交。但自己交压力大,大概率会降低缴费档次。

这种情况下,我未来要靠社保养老,想也知道,拿不到多少钱。

退一步讲,就算一直工作到退休,现实也很骨感。

以目前的养老金40%-50%的替代率来说,可能拿了也不够花。

所以我选择先买一份商业养老金,即便最差的情况,也有个兜底。

若未来有各种变动,商业养老金,就是我的保底现金流。

若一切顺利,就是社保+商保,双份领取,锦上添花。

③避免自己的精神内耗

我这个人,在钱的事情上,还是比较容易陷入纠结和焦虑。

如果选择增额寿,我能预见到未来的自己会有多痛苦:

  • 生娃后开销大:取不取?取了影响复利,不取又觉得亏欠...
  • 父母生病需要周转,要不要拿出来应个急...
  • 看到其他的投资渠道:"要不要先取出来投个短期..."

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精神内耗,光想想就让我头皮发麻。

索性,直接买养老年金这种,能「防手贱」和「反内耗」的产品。

彻底断了我动不动就想拿这笔钱来应急的念头。

更现实的是,现在的我:还没孩子,不需要为教育金焦虑。

父母身体尚可,也都买了保险,不用考虑医疗备用金。

这时,是最好的机会,我可以心安理得,毫无负担地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而且我现在年轻,买养老金有足够的时间增值,哪怕资金量小点,也能以时间换收益。

④有隐藏的收益彩蛋

买固收型增额寿的话,收益的天花板看得见。

预定利率3.0%的产品,哪怕拿个30年、50年、收益只会无限趋近3.0%,不会超3.0%。

但养老年金不一样,只要活得够久,收益完全有机会突破上限。

就以我自己买的这款大富翁3.0为例,我26岁买,55岁领。

图片

我算了一下,70岁的时候,收益3.02%,已经突破了同时期增额寿收益的天花板。

我觉得以现在女性的平均寿命来说,活到70岁,还是很正常。

而且越往后,养老年金的优势越明显,80岁3.36%,90岁3.6%。

说实话,收益并不是我买养老年金的首要因素,所以这一点,对我来说,更像是额外的彩蛋。

三、回头看,觉得赚了

时隔一年,又站在了新一轮下架的窗口期。

现在,我也会下意识地,拿2.5%的产品来测算一下,和我去年买的产品,差距有多大?

但每算一次,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慨,幸好去年买了。

以我今年的年纪,2.5%的产品,每年交同样的钱,55岁开始,每年直接少领1万块。

对我来说,每年到手的钱,直接缩水30%左右,前后不过一年,差距就如此明显。

虽然我们一直说,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养老金最大的价值,不是收益,而是它独特的功能性。

但是如果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更高,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那放到现在来说,逻辑也是一样的,如果8月之后买,每年能领的钱,肯定也要少一大截。

如果确定自己有一笔闲钱,也想给自己安排一笔养老金。

那么,现在上车,肯定比明年、后年上车要更好。

我真的建议,想买的朋友,抓紧时间,有需要的,点击这里免费咨询。

我敢说,今天的2.5%,在利率更低的未来,也终将成为大家怀念的白月光~

四、写在最后

最后,再简单聊几句心里话:

去年买完养老金以后,我向保险公司申请了纸质保单。

现在,我的保单就放在书桌的抽屉里面,偶尔闲来无事的时候会拿出来翻一翻。

看看现金价值、领取金额,印在上面的每个数字,都让我觉得踏实。

55岁开始,它会每月准时打款,像一位守信的老朋友,给我发“退休工资”。

而55岁前的每一天,这份保单都在给我提供情绪价值。

每次看到它,都会激励我按时体检,注重身心健康。

毕竟多活一年,就能多拿保险公司一年钱~

面对延迟退休、职场焦虑时,每每想到这份兜底的保障,心态也会平和不少。

我想,一份保单最好的价值,不仅是未来给钱,更是在当下,给自己一份面对生活,从容不迫的底气~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bob体育半岛入口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相关文章
赶在下架前,推荐几款收益3.5%的好产品!
这几年,储蓄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增额终身寿既能锁定利率,又能灵活支取,成为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
2022-04-26
3027
如果弘康人寿倒闭了,我买的金玉满堂增额寿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深蓝君。站在九月的尾巴再回首,短短30天时间里,很多事情咱也算见证历史:譬如,银行利率一
2022-09-28
4458
8年保险博主分享: 我是如何用年金险/增额寿,给自己规划养老的?
最近,大家对储蓄险的关注度特别高。也有不少朋友问,能不能分享下我自己的养老规划方案。借这个机会,就跟
2024-08-20
1129
百年乐童保少儿年金险收益多少?有啥优缺点?下架预警!
如今,养娃费用大幅高涨,高额的教育支出,让不少父母都头疼不已。其实,这样一笔硬性开支,一份教育金就可
2021-11-02
1701
如果回到毕业前,多希望有人告诉我这些
如果对于“保险”还有任何想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老师进行1对1咨询。
2023-07-10
792
传世壹号尊享版收益多少?有哪些优缺点?随时下架?
传世壹号尊享版是近期非常热门的一款增额终身寿。这款产品最低5000元可入手,保额递增比例为4%,同时
2021-11-15
2112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大黄蜂15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倍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9800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9745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大黄蜂13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倍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