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保险测评首页 > 保险新闻 > 全部文章
全部新闻
万能险现崛起势头 年金投万能险组合双险暂停
万能险现崛起势头 年金投万能险组合双险暂停
近日,从北京部分保险公司处了解到,人社部于8月31日下发文件,要求暂停企业年金投资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双险从投资组合中退出《关于暂停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通知》具体内容包括三方面。而就在市场逐渐对万能险种放松警戒之时,今年多家公司万能险种保费增速骤然加大,尤其以中小型险企为典型。数据显示,和谐健康万能险保费收入占规模保费的98.9%,安邦人寿占比89.8%,万能险收入高达千亿级。
2020-06-02
1.8K
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保费326亿 近50亿通过微信实现
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保费326亿 近50亿通过微信实现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业务结束持续两年负增长状态,实现保费326.40亿元,同比增长37.29%,比财险公司所有渠道保费增速高出23.11个百分点。外资公司、相互制公司份额有提升上半年,互联网财险市场集中度保持稳定,前八大的保险公司合计保费235.70亿元,合计份额为72.21%,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保费规模位居前三位的为平安产险、众安保险和人保财险。外资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占比有所上升。其中,通过APP实现保费66.07亿元,占20.24%,下降5.89个百分点;通过WAP实现保费2.08亿元,占0.64%,下降1.75个百分点;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保费49.85亿元,占15.27%,增长9.71个百分点。
2020-06-02
2.7K
保险中介机构迎风口 单一产品盈利模式缺乏竞争力
保险中介机构迎风口 单一产品盈利模式缺乏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中介正日益成为保险业增长的“风口”。除了保费贡献率,在数量上,保险中介机构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仅2017年,监管部门就核准了25家保险中介机构的相关业务。“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泛华金控的董事长兼CEO汪春林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保险行业发展的黄金20年。汪春林进一步指出,要具备精准的战略研判和清晰的市场定位、充足的资本支持、全面的金融产品。可以预见,在中国保险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将给保险中介行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未来,中国保险中介机构应不断寻求模式创新,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寿险公估、再保险经纪等细分业务。
2020-06-02
1.3K
多家险企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
多家险企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
近日,李女士收到的上个月万能险利率提示显示,“投保的某某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是5.5%。”不少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无论是标杆产品的收益率,还是整体结算利率都十分坚挺。不过,今年以来多家险企批量下调旗下产品的结算利率,最高的从7%缩水至5.25%的水平。多家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缩水如果在今年一季度,你投的某款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在6%以上,到了第三季度,很可能就降低至4%,未来还会不会继续调降,有待进一步观察。今年以来,多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批量下调。近两年来,上述几家险企旗下万能险已经历了多轮结算利率的下调,或在一定程度上受困于公司的实际收益率水平。
2020-06-02
1.6K
中法人寿流动性枯竭 七度向大股东借5940万
中法人寿流动性枯竭 七度向大股东借5940万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法人寿已向鸿商集团借款7次,累计金额5940万元。中法人寿表示,鉴于中法人寿目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并已出现流动性风险,为履行公司作为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司存量客户的正常利益,维护公司和市场的稳定,鸿商集团向中法人寿提供借款。中法人寿分别在今年的1月29日、4月12日、5月14日、6月12日、7月2日、8月7日、9月4日共7次发布向鸿商集团借款的公告。此外,中法人寿在去年12月11日披露的交易信息显示,2017年,中法人寿向鸿商集团共计借款9次,累计金额为13084万元。但截至目前,中法人寿的增资计划仍未获得监管层的批复。
2020-06-02
1.4K
A股四大上市险企前7月原保费收入共1.1万亿
A股四大上市险企前7月原保费收入共1.1万亿
截至今年7月31日,A股四大上市公司保费合计收入1.1万亿元。前7月原保费收入共1.1万亿二季度以来,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回暖。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今年1月份至7月份保费收入情况来看,4家险企合计原保费收入1.1万亿元。综合来看,今年1月至7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约为3854亿元、3180.55亿元、1409.6亿元和75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2%、21.14%、13.76%和11.02%。若从7月单月来看,中国平安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5.25%,仍保持两位数的较高增速。
2020-06-02
2.5K
互联网保险加速回归 健康险产品或成新风口
互联网保险加速回归 健康险产品或成新风口
8月,曾以互联网理财险为代表业务的国华人寿,联手蚂蚁保险共同打造了某款可多次赔付的长期重疾险产品,并正式上线销售。就在上半年,作为互联网保险的热点,健康险规模保费同比增长85.9%。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健康保障性产品将成为下个互联网保险“爆发窗口”。互联网人身险保费继续下滑继2017年保费增速出现首次负增长,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继续下滑。与上述险种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健康保险。
2020-06-02
1.2K
上海保监局8月开出11张罚单
上海保监局8月开出11张罚单
腾讯大申网最新梳理发现,8月份上海保监局共开出11张罚单,其罚处对象均为保险中介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所罚款项共计63.5万元。上海保监局8月开出11张罚单保险中介机构集中领罚单腾讯大申网制图其中,上海森昊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因将差旅等5笔虚列费用用于支付员工绩效奖金,被罚15万元。在上海保监局8月开出的11张罚单中,6张罚单被中介机构的高管拿下,罚款共计18.3万元。上海保监局8月开出的11张罚单中,共涉及5家保险中介机构。
2020-06-02
2.5K
抗癌靶向药不再高冷 特药保险+服务成新趋势
抗癌靶向药不再高冷 特药保险+服务成新趋势
指具有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制剂,其作用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由于国内靶向药价格相对昂贵,且医保未覆盖所有的靶向药产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须长期自付高额的治疗费用。其中,由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医保科技参与设计,平安养老险研发的“平安特药医疗险”已于今年7月16日正式上线,该产品将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进行了优化组合,为消费者看病就医减负。除此之外,就医配药联动也是特药管家服务的创新举措。
2020-06-02
1.5K
保险创新筑起小微企业发展金融后盾
保险创新筑起小微企业发展金融后盾
而随着专利保险、科技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的创新发展,保险业已经将业务触角深入到了小微企业的融资、经营等环节,成为小微企业发展重要的金融后盾和保障。2015年年初,原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信用保证保险的融资增信功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利类保险不断创新,成为保险业“呵护”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涌现出专利执行保险、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等险种。
2020-06-02
1.9K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