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大家说个我的真实经历,去年初就琢磨着想给自己买份重疾险,总觉得不急,结果一拖就拖到8月预定利率下降,眼看保费马上要涨,我才赶紧去投保。
谁能想到,之前用医保卡帮我爸买过糖尿病的药,医保记录里就留下了“糖尿病病史”。
保险公司让我提供检查资料证明,可就剩一两周,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检查。
等我终于腾出空,产品已经下架了,后来再买类似保障的产品,每年保费硬生生多了几百块。
看着上涨的保费,心里真不是滋味,所以今天想用我的血泪教训提醒大家:投保千万别卡最后几天,风险真的很大...
最迟8月31日,2.5%预定利率的普通型人身险,和2%的分红险,将统统下架。
可能还有朋友觉得:“不急不急,不是还有半个月吗?”但这最后几天的“窗口期”,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
下面来和大家说说,最后几天投保的“4大风险”:
风险1:产品说下架就下架,想买也买不到
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宣布,要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的切换。
但一些保险公司随时可能“提前收摊”,尤其爆款产品,下架速度堪比闪电。
有些是提前下架某些缴费选择,有些则是突然下架整个产品。
前几天,就有几款产品,我们10点接到通知,12点就下了,措手不及。
就几天,甚至几个小时,要挑产品、算收益、准备各种材料(身份证、银行卡、体检报告等),时间很可能不够!
如果不想错过心仪的产品,想好就要提前下单了,千万别等最后一天。
风险2:身体有异常,流程更复杂
买重疾险、百万医疗险这些,健康告知是道“坎”。要是有点小毛病,需要走智能核保或者人工核保。
人工核保得提交人工核保单,描述你的具体情况、不符合健康告知的内容、以及目前的健康状况,并提交检查报告、病历等资料。
去年有位客户,下架最后一天想给孩子投保重疾险,了解健告后发现需要填人工核保表,填写后没来得及支付,最后错过了下架节点,只能在11月投保了其它产品,价格也贵了。
除了提交资料要时间,保司核保也需要时间,临近停售,需要核保的单爆增,审核时间可能会延长。
再加上可能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需要去医院复查、补充资料、核保结论不满意需申诉等。有些产品在下架前还会提前几天关闭人工核保。
配置重疾险最好能在这周内提交投保申请,也给一些突发状况留足缓冲期。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异常可以买什么产品,抓紧时间点击这里,进行免费咨询。
风险3:遇到风控,没有时间换产品
保险公司有个“大数据安全门”叫“风控”,要是觉得你风险有点高(比如年龄偏大、有过理赔记录),可能直接不让你买。
去年8月30日,我们的一位客户杨女士,想投保i无忧2.0。
她之前做过甲癌手术,本来她的手术治疗情况是符合要求,按理说是能买的,但最后2天直接风控给拒了。
后面也一直买不上,只能花更多钱买其它产品。
大家如果在投保时遇到风控也别慌,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诉,或是换其它保险公司的产品。
但提交资料,重新筛选产品,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提前准备,哪怕遇到风控,也有时间应对。
风险4:大家挤着买,系统容易拥堵
就像“春节抢火车票”,下架前几天投保的人能把系统挤爆。
页面加载半天没反应、支付时突然闪退...这些都可能发生。
储蓄险更麻烦,有些需要双录,要是光线不好、说话不清楚,就得重录,一旦超时未完成,保单是无法生效的。
总的来说,卡最后几天投保,风险多多,错过就真的没有了。
有配置想法的朋友们咱最好尽早入手,在筛选产品的过程中,也把该准备的资料提前备好,节省时间。
预定利率下调,影响最大的是重疾险、定期寿险和储蓄险。
在投保前,我们要先了解整个流程,以及投保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资料:
如果通过不了健康告知,可以尝试智能核保,比较复杂的情况就需要走人工核保。
人工核保会需要近期的检查报告,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需要半年内的甲状腺/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身体有异常的朋友,最好先把既往病历,体检报告等准备好,核保的时候都会用到。
临近预定利率下调,重疾险部分产品也限时放宽了核保,之前有被延期/拒保的,有机会可以正常投保。
避免这类产品提早下架,买不到了,有投保意向的朋友一定要尽早入手。
不知道你的身体异常适合买什么产品,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可以点击这里,免费预约专人协助核保。
定期寿险的投保流程可以参考重疾险,但定期寿险的健康要求比较宽松。
储蓄险对健康要求也没那么高,要准备的资料大概是下面这些:
投保储蓄险还要注意银行卡限额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够扣保费的卡,或是提前到柜台申请提高银行卡的单日限额。
临近下架,产品变动很突然,我们也给大家整理了,目前市场上值得入手的产品榜单,来看看哪款更适合你。
时间紧张,之前没有买过任何保险的朋友,可以先考虑保障险,还有预算再去考虑储蓄险。
我们先来看重疾险:
定期寿险,想要价格便宜,可以选定海柱6号,健康告知相对宽松,适合大部分人群;双职工家庭可以考虑大麦甜蜜家2024,万一两个人同时出现意外,100万保额最高赔400万。
想要了解更多产品细节,可以戳这里,看看定期寿险最新榜单。
如果还有预算,医疗险、意外险,也是我们普通家庭必备的险种。
不知道具体该选哪款产品好,可以戳这里,让我们的规划师为您和家人量身定制方案。
基础保障配好了,我们就可以考虑储蓄险了,好好打理家庭资产。
具体怎么选,还得结合你的需求、预算、收入情况等,要是拿不准,可以戳这里咨询专业规划师。
4.025%、3.5%、3.0%一去不返,如今,2.5%也即将成为历史了。
很多朋友在下架后,都会后悔,下架前没有多买一些。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管预定利率下不下调,我们的核心就是要搭建好自己的保险组合,合理规划好自己的用钱需求。
特别是保障险,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抵御风险的低成本工具,更值得优先配置。
有投保意向的朋友,一定别等到最后几天才来下单了,好产品说没就没,核保、系统、风控每一环都可能出岔子。
如果不知道怎么选,或担心健康异常影响投保,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让规划师帮您量身规划。
别让“再等等”变成“来不及”,毕竟保障到位了,心里的石头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