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人社部官宣:
2025年养老金上调2%
消息一出,立刻冲上热搜
结果“21连涨”的喜讯还没焐热
“21年来最低涨幅”让人摸不着头脑

今天这篇文章,不绕弯子
直击三个你最关心的灵魂拷问:
1.涨幅的“2%”分给了谁?农村爸妈有份吗?
2.都涨了21年,为什么就“涨不动”了?
3.除了社保,养老钱还能怎么攒才靠谱?
先辟个谣:不是每个人都固定涨2%
而是全国人均调整2%
具体怎么涨,各省方案不同
据人社部发布的
《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本次调整办法是「定额+挂钩+倾斜」
并且“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主要是因为中低收入者本身缴费基数低
如果按统一比例调整
实际增加的金额有限,难以改善生活
同时倾斜调整也是为了那些
前半辈子都在为社会做奉献
养老金却不高的人,不至于被落下
那“中低收入者”具体指谁?说白了就是:
1、原本领的就少的人
2、工龄特别长的人
缴费年头越久,挂钩调整部分加得越多
3、高龄老人、艰苦地区退休者
70岁以上、西藏/青海等地区
倾斜后,每月涨了多少?
具体可以看下图
.jpg)
但是,上调的这个养老金
是面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与农村退休老人无关
关于农村养老金,之前我们也写过一篇文章
感兴趣的可以点这里查看
对大部分普通退休人员
哪怕被“倾斜”了,实际每月也就多拿几十
也有网友疑惑为啥越涨越少?
按照这个情况,到80、90后退休时
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jpg)
养老金的调整,综合了三大关键因素
人口抚养比、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
曾经23.7%的涨幅,跌到如今2%
变化背后的原因,和这3点脱不了关系
我们接着往下看:
1、“吃饭的嘴”暴增,“做饭的手”锐减
《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
2023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已有2.17亿
4.4个打工人,来养1位老人
而2006年,65岁以上的老人才1亿出头
那时候9个人打工,养1位老人
轻松多了
要是养老金还像以前那样猛涨
现在打工的年轻人,根本扛不住
.jpg)
2、物价“躺平”,工资也涨不动了
咱们都记得前3年物价涨得有点猛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年,全年CPI(物价)涨了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3.7%
那会儿,养老金也跟着涨了4.5%
为啥?很简单
东西贵了养老金也得涨点
不然咱们退休老伙计手里的钱就不经花了
买袋米买桶油都心疼
而今年公布的2024年全国CPI只涨了0.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仅1.7%
今年养老金涨个2%,虽然不算多
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
已经是尽量在平衡了
3、“收钱”速度慢,“花钱”刹不住车
据财联社报道
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收入7.5万亿,支出6.8万亿
整体账上是有剩钱的
但相比2023年
收钱变慢、花钱更快了
养老金涨幅自然就收紧了
.jpg)
基于以上三点,养老金想再高涨确实难
未来会不会继续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几年我们看到
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养老政策:
养老金制度并轨
提高社保缴费年限
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
鼓励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推迟退休年龄......
加上这次养老金涨幅下跌
释放的信号很明确——
社保只能“保基本”,兜个底
想过得舒坦点,还得靠自己
.jpg)
作为养老的钱,最好有以下几个特点
股票、基金虽然可能收益会高
但也会有很大的波动性
国债、银行定存利率一直下行
收益越来越低
以房养老,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
未来房子出售的变现能力得打个问号
盘来盘去,年金险最合适准备养老金
它跟社保养老金类似,每月/每年交
退休后每月/每年定时定量领一笔养老金
活多久领多久,一直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
不同的是,现在交多少,以后领多少
都会写在合同里,非常确定
而且想什么时候领,可以自己选择
如果你临近退休,55-60岁以上
可以选择快返型年金险
最快今年交,明年就能领
我们以一款快返年金险为例
给大家展示领取情况:
.jpg)
保险的预定利率预计近期会下调
很快年金险的收益率也会下调
可选优秀产品变少
如果想给自己或家人规划养老金
都建议你早点关注现在的储蓄险
如果你还年轻
更建议选择普通的养老年金险
不受延迟退休影响
女55岁,男60岁领钱
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领钱更多
手里有5年以上用不到的闲钱,就可以配置
不然前几年退保会损失现金价值
.jpg)
如果你也在为未来的养老发愁
或者想知道怎么让自己的养老金更有保障
可以点击这里
定制专属养老方案
之所以关心养老金涨多少、能不能接着涨
说到底,我们也是希望老了的时候
日子能过得舒坦点、有底气点
有人盼着多买几斤好菜,一家人搓顿好的
有人盼着能在老家晒晒太阳、不再奔波
除了国家帮一把,自己也攒点
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85512
84521
84054
83521
82145
81250
80125
79854
7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