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上热搜的程序员吗。
突发脑出血后,他在医院ICU一共待了28天,又在康复医院待了70多天,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了。
虽然已经恢复了大部分,但医生说可能要一辈子做康复。
其实大多数人都忽视了病后康复的重要性,也低估了重疾康复的费用。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经常被忽视的话题“病后康复”。
为啥重病治疗后,需要康复呢?
打个比方,车撞坏了,4S店把发动机修好了,大家会直接猛踩油门飙车吗?
当然不是了!还得让人家调试、磨合,再好好做个体检,我们才敢安心上路。
人体也是一样,手术等治疗只是“修好零件”,康复训练才是让身体重新“上路”的关键。
之前有篇报道,47岁的张先生,车祸后双腿瘫痪,本来觉得自己得卧床一辈子,结果做了60天康复训练,能慢慢走路了,这就是康复的作用。
康复除了让人体功能恢复,还能降低复发率。有项调查数据显示,做了康复的人复发率只有10%,没做的高达40%。
大家对康复可能还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觉得就是按按摩,活动活动胳膊,掰掰大腿什么的。
但其实,不管是神经科、骨科术后,还是肿瘤、慢性病患者,甚至运动损伤的人,都需要康复介入。
康复有很多种手段,比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康复,甚至还会用上高科技辅助工具。
但康复治疗一般时间很长,费用还很高,有些项目医保不能报销。
*图源:网友分享
先来看一下,康复费用,商业医疗险可以报销吗?
大部分百万医疗险对康复治疗是免责的,费用不能报销。
*图源:蓝医保(好医好药版)合同条款
但也有例外,比如长相安2号,得了合同约定的疾病,比如脑中风、较重心梗等,在住院结束后的180日内去指定的康复机构治疗,每年最高可报销2万。
有些百万医疗险,不能报销康复费,但它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也可以帮助到患者后续的康复。
比如蓝医保·长期医疗险,它能提供院后上门护理服务,被保人出院后,提供上门生活护理、基础医疗护理服务,相当于给家里请了个专业帮手。
再看看中高端医疗险,有些可以报销康复治疗费用,像尊享e生中高端医疗险2024,可以报销重大疾病康复治疗的费用。
*图源:尊享e生中高端医疗险2024合同条款
但也要提醒大家,医疗险更大的作用是解决大病医疗费,挑选时更重要的是基础保障,比如住院、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外购药等,康复保障只是锦上添花,有则更好。
除了医疗险报销,还有一些保险也能在康复治疗上出份力:
像脑中风,严重骨折这些需要长期康复的疾病,有这笔钱就能安心好好休养。
比如某失能险,30岁买5千块保额,分20年交,保到60岁,如果确诊50种严重疾病之一并满足失能状态,就可以每月领取5000块,直到保障期满(期间需要核验是否满足条件)。
总的来说,从保障范围来看,重疾险涵盖情况会更多,并且目前市面上长期护理险和失能险还不够成熟,可选产品不多,预算充足的话,还是优先建议配置重疾险。
患重疾期间,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会比较关心:长时间休假治疗,还能保住工作吗?
首先,劳动法有规定,在医疗期内,公司不能随便开除员工。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最早关于医疗期的规定出自1995年发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它规定了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医疗期时长则是根据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各地在执行时,稍微有些差别。有些地区还在执行这个时间规定,比如广州、烟台。
上海的规定则有些不一样,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
医疗期期间,工资则会打些“折扣”,以烟台为例
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如果有病后需要长期康复的情况,可以去问问当地社保局,看看医疗期规定是怎样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重疾险的发明者其实是南非的一位心脏病医生。
他救治过很多病人,但他发现很多病人就算被救活了,由于治疗时花光所有积蓄,只能马上投入工作,导致病情恶化,很快复发甚至死亡。
所以他说服南非的一家保险公司,定制了重疾险,只要得了合同约定的重病,就能得到一笔钱,用于后续的康复治疗,以及弥补收入损失。
不管是重疾险、长期护理险还是失能险,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重病患者,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康复。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配置好可以用于康复的保险,也是给了我们以后面对重疾时最大的底牌。
想了解适合自己的保险,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规划师,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