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12大家好,我是bob体育半岛入口 编辑部小北,在文章开始前,非常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
假设现在推出一款,利率是0%,但绝对安全的金融工具,你会选择它吗?
对于九成九以上的人,看到这个问题后的答案,都是坚决的不。只能满足储蓄和安全这两点,没有其他功能,那我也不会选。
不过,要是告诉我,它能解决我在资产规划的一些难题,我就要结合需求来判定了。比如说,我是一个企业主,想要给孩子留一笔钱,担心后续企业经营不善,给娃留的钱会受影响。
我需要一个能隔离债务风险的金融工具,解决我的需求。又或者,我想把我的资产,传承给指定的人。但发现,用存款、房子,等可能会导致纠纷。
我也会选择一个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至于收益,可能我没那么关心。
而有这个功能很强大的金融工具,就是我们常说的储蓄险。今天,我就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它那些被忽视的功能。
提到保险的功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其实,储蓄险的功能,普通人也会用到。比如小编本人,就是储蓄险的受益者。多年前我爸妈买的一笔教育金,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外出打工,童年时我是由爷爷、奶奶带大。本来我成绩不错,但因疏于管教,慢慢就成了差生。我父母意识到,继续把我留在农村,可能会继续荒废学业,就把我带到城里。
我爸妈是做装修行业的,在20年前,装修能赚到钱,但也可能因接错项目而亏损。所以他们在外漂泊的很多年,其实都没有攒下什么钱。
当时一个熟人,向他们推销一个教育金,投入一笔钱,等我读大学时取出。
那时候,我爸妈也不认为这笔钱能给我们家庭带来什么,可没想到的是,这笔强制留下来的钱,在日后帮助到了我。
后面,我高中毕业,要读大学,即便是本科,可因选的是软件专业,学费远贵于其他大学。
而很不幸的是,我爸因遇到生意纠纷,所承包的工程负责人跑路,导致欠了很多债务。我爸妈借遍了亲戚、朋友,在熟人眼中,我们家成了黑户。
我面临一笔不低的大学学费。我想,很多读者可能不太理解,真的有家庭会因为一笔学费而困扰。但当时,我家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所幸,多年前,我爸妈多年前给我买了一笔教育金。
即便当时所买的那个教育金,收益不太可观;即便我们之前,为这笔教育金节衣缩食,甚至差点退保。可是依靠那笔教育金的补充,我读完大学,本科毕业,得以找到体面一些的工作。
若没钱上大学,我会有怎样的人生?完全无法想象。
所以,储蓄险的功能,绝对不是普通人接触不到高端功能,是切实能用到,而且真能帮助到我们的一个工具。
.png)
上述我介绍我个人的案例,其实用到了储蓄险三个比较关键的功能。
强制储蓄、完成人生规划和保全资产。
这三个我一个个来说。
1、具备强制储蓄的功能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能把钱存下来,并不容易。
普通人为什么很难存下钱,我在知乎上看到有趣的观点——经济体的发展,其实就是强迫大家去消费的。
所以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极容易被商品吸引,导致月光。
据我了解的存款数据,将近三成家庭存款其实都没有超过10万。
.png)
但如果把这笔钱分散多年,比如每月400,分20年,这笔钱其实就相对来说可以接受。
另外,对于长期储蓄险来说,会存在一个积累期。
弊端是剥夺了灵活性,优势是保证这笔钱留下来。
比如我给大家分享的我爸妈的案例,若当年他们不以教育金强制留下这笔钱,多年后也攒不下来,可能换成了其他的消费。
2、完成人生规划
有些人生阶段的用钱需求,是刚性存在的,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消失。
比如,20年后,孩子要上大学,需要一笔30万的教育金;30年后,自己要退休,希望每年都能领10万的养老金。
这些目标,周期长,刚性需求,且不能接受任何的变动。
所以我们很难去依靠很多存在波动的工具。
比如股票或基金,赶上牛市,收益也许非常可观。可以适当投入,但全盘ALLIN,一旦遇到熊市,市值跌幅,无法承受亏损的代价。
并且,因长期投资,也需要相对高一些的收益,存款也无法满足。
3-5年的生活规划,可以考虑存款。但一旦拉长时间,存款无法锁定利率的特点就会被无限放大。
相比之下,储蓄险中的年金险,是安全资产中,为长期专款专用的规划而生的。
今天投入的每笔钱,都会被锁定,等到20年、30年后,开始持续领取当年种下的果实。
.png)
3、保全资产
这几年,我见过很多企业主,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公私账户混同。
这样,就有可能因为债务问题,一跌到底。类似的案例,其实有很多。
而提前规划好,通过相应保单架构,投保储蓄险,就保留一部分资产,保证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让家庭生活太受影响。
前文我和大家分享的。之前爸妈给我存教育金,就不会因为家庭陷入债务问题,而受到影响。
对于保险隔离债务的功能,我需要和大家补充下,一定是合理规避,不能恶意避债。比如说,已经出现了债务问题,再想着通过保险来去解决,这是不被允许的。
另外,储蓄险也可以用于在婚姻中保护自己,尤其是经济地位相对偏弱一些的女性。(我很建议,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去读一本《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
在婚前,全额交清了储蓄险,明确为婚前财产;
婚姻期间,若做好保单架构,比如让孩子作为被保人,或让爷爷奶奶作为投保人,通过合理规划,都能达到保全财产的效果。
但保全财产,其实只是一种提前预防。在最开始之前,我们还是要好好经营企业,维护好婚姻。
另外,有关于储蓄险能否有效做到资产隔离,其实并不是万能钥匙,还需要特定的保单架构来实现的,若设置错了,未必能起到应有效果。
若你对这方面感兴趣,有专门的架构设计的需求,可以点击这里预约,我们专业的规划老师,会为你提供1v1服务。
接下来,我再介绍下,储蓄险在传承和税务方面的优势。
先来说传承。
怎么把钱顺利交给自己的孩子,并保证不乱花。这个问题其实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比如我非常爱看的《雍正王朝》,在前半部戏,就花大篇幅交代——皇帝传承,九子夺嫡,看到了传承处理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在面临传承问题时,特别是多子女、高净值家庭,更得合理利用好传承工具。
常规的传承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赠与。
.png)
1、法定传承
法定继承,最为传统,也最容易引发纠纷。
若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涉及非婚生子女、多段婚姻,就会引发持久的争端。
比如前段时间让全民吃瓜的某饮料巨头集团,就出现了非婚子女,多个潜在继承人来争夺遗产。
因没做好传承规划,导致一场大戏,民众皆知。
2、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能体现个人意愿,但存在很多弊端。遗嘱的有效性可能被挑战,公证过程需要公开,毫无私密性可言。
而且通过遗嘱传承的钱,还不能隔离债务。若没规划好,导致后代还要还债,那就大可不必了。
3、赠与
直接赠与好处是简单直接。
但坏处是,会失去这笔钱的掌控权。若孩子把控不当,所留的钱可能会被很快消耗;亦或是遇到婚姻不幸,被另一半分割。
对于以上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方式,保险指定受益人的形式,堪称是降维打击。
4、保险传承
保单的优势首先是私密性。
从制定到完成,只围绕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与保司之间。除了你想留给的人之外,不会人尽皆知。
而且效率极高。若选择寿险做规划,受益人领钱,只需要准备相应理赔材料,理赔金也会在几天至几周拿到,不用走漫长的诉讼、公证等流程。
另外指定受益人的保险理赔金,在法律上不属于遗产,是保司直接赔付给受益人的钱,不会受债务的影响。
并且分配清晰明确。一开始就制定好受益人的分配比例,比如给大宝60%、二宝40%,这就不存在争议的空间。
不过利用寿险传承,不具备个性化,领取方式相对单一。若想要更深入、更周密,可以考虑设计成保险金信托。
总的来说,对于保险在传承方面的功能,若它能解决家庭纷争,实现顺利传承,在某些方面来看,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最后涉及到高收入、持有多套房产人群,保险在税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CRS执行,海外投资收税;以及租房新规执行,租房透明化,房东税也不可避免。
其实有关资产所得税,我们一直就有相关规定,之前只是因执行成本,实施不严格。
我参考了国外,对于资产所得税还是非常的严苛的,以美国为例。
美国有着比CRS更进阶版的税收系统,面向全球收税。对于资本所得,即买炒股、收租赚的钱,都要收税,而且不分国界。
联邦层面最多可征收20%,再加上州税,可能更高。
另外,美国的遗产税。超过1000多万的免征额度以后,最高可达到40%的比例。
在美国,有钱人通常会使用大额的寿险,作为税务规划的核心工具。
主要利用两个层面。
其一、对于现金价值增长过程中,是免税的。其二、对于身故赔偿金,是不收税的。
这点全球的保险都是相同的。
参考国外后,我觉得后续在我们征收资产所得税时,高净值人群会更倾向于保险。
最直接的层面,保险可以抵税。
税优健康险,就是我们可以买了抵税的商业健康险,其中有些保司开发了功能和储蓄险类似的护理险。
不过,每年的税前抵扣额度是2400元,额度较小。
若无法满足需求,可考虑个人养老金,开户后可选存款、基金、理财和保险。
税前抵扣额度相对高一些,每年1万2。
纳税比例超过20%的朋友,确实可以考虑放一笔钱,可节一部分税,还能给未来准备一笔养老钱。
另外,对于投资所得税,保险也有着优势。
实际上,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我们之前存款利息,也是收税的。只是2008年将利息收税暂缓,后续是否恢复,暂未所知。
还有国债,明确了利息超过10万的国债会交税。
而我们买的储蓄险,可以遵从美国保险两个层面的优势——现金价值对于税务的优势以及理赔金绝对免税。
.png)
这样在其他投资——股票、债券、存款,房产都收税时,保险尽可能起到节税效果。对于高净值人群,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和大家介绍这么多以后,再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一个可以具备「强制储蓄」、「事务规划」、「保全资产」,等等功能的工具,收益是0,你会选择吗?
可能已经会有朋友动摇了。
而现在,庆幸的是,相比银行存款,保险还是给出高一些的预期收益的;并且选对分红险,我们也有机会长期拿到3%的复利。
我真心认为,对于普通人,储蓄险是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
从功能上,它可以帮助我们保住胜利果实;在收益层面,长期持有它还比市面上存款、国债的收益要高。
储蓄险没办法实现大富大贵,但可以帮助你,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相对平稳地度过人生中各个阶段。
多年前,我刚进入保险行业,我问一个前辈,他最喜欢储蓄险的什么。
他告诉我,他最喜欢储蓄险带给他的安全感,那种跨越多年、持续增值的能力,这个价值是其他工具很难具备的。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有帮助到你,了解到储蓄险在功能层面的价值。
如果你有这个层面的需求,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帮你设计专属的方案。咱们下期见。
85512
84521
84054
83521
82145
81250
80125
79854
7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