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派对养老保险制度起源的解释

政治经济学派对养老保险制度起源的解释。政治经济学派注重研究养老金制度的变迁,尤其是政治因素在变迁中的作用;在方法上以经验描述为主。政治经济学派将养老看作公民的社会权利,认为养老金制度起源于社会民主论、新马克思主义、新工业主义论、新多元主义论、国家中心论和“反商品化”论的产生。 (1)社会民主论。社会民主论将国家建立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原因归结为劳动者与资本家的斗争(卡迈隆Carmeron,1979;韦斯Weiss,1979;斯蒂芬Stephens,1979),是社会民主力量的斗争导致了公共福利和养老保险制度。他们认为,福利经济思想最早产生于英国,而德国却早于英国建立了国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原因在于德国社会民主力量及组织大大强于当时的英国。社会民主论的反对者认为,工人组织在国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中作用微弱。1913年瑞典实施的第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民主党自己的胜利。 (2)新马克思主义论。新马克思主义论认为,劳资斗争是建造各个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缓解和消除收入分配造成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金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调节和控制作用。例如,俾斯麦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公共养老金制度,是为了使那些处于重要部门的工人得到较多的利益,远离社会主义倾向。 (3)新工业主义论。新工业主义论认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决定因素,工业化程度越高,用于支持公共养老保险的国民产出就越多。公共养老金政策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老年人的比例和国家用于公共养老金的支出与GDP成正比)和经济发展水平。 (4)新多元主义论。新多元主义论强调利益集团在一个具体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威廉森(Williamson)和潘培尔(Panper)在1993年指出:从德国、英国、瑞典和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史看,无论是在“二战”以前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育时期,还是“二战”后的发展和改革时期,各种制度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当然,民主的政治结构是利益集团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条件。新多元主义论解释了为什么“二战”以后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没有解决好收入再分配问题,反而使贫富悬殊继续拉大:是因为政治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得到了更多的养老金利益。 (5)国家中心论。国家中心论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管理体制上的结构性要素-对于它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作用。俾斯麦政府之所以在德国能够建立第一个公共养老金制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日尔曼帝国继承下来的那些行政管理因素。英国早于美国建立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英国自1834年开始实施济贫法,建立了一个负责公共福利的官僚机构,它成为后来实行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基础设施,而美国开始实施公共养老金制度时没有这样的一个现成的管理机构。 威廉森和潘培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国家角色,即民主的管理体制(democratic corporatism)和高度集中(authoritarian corporatism)的管理体制。例如,在瑞典,民主的管理体制可以保证工人在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发言权,要求工人放弃某些要求,但是必须是自愿的,同时资本家一方也要放弃一些要求。这种民主的管理体制使高度集中的工人组织以及高度集中的雇主组织和政府主管官员能够就有关的社会和经济策略达成一致。这就是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三方合作原则”。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可以保持国家对工人的控制,缓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使养老金制度可以基于对消除独立的工会或者社会主义团体的政治影响的需要建立起来。 (6)“反商品化”论学者认为,反商品化论一直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救济到现代社会福利,实际上都是这种“反商品论”运动的结果。政治经济学派区分了“反商品化”论运动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欧洲大陆国家在一种民主型的“反商品化”运动的引导下,建立了完整的福利保障制度;美国等国家在自由或者保守的“反商品化”运动引导下,没有产生欧洲国家的结果,而是建立了以职业年金为主的养老保险和商业化的医疗保险制度。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