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球保险公司100强排名及行业格局分析
一、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核心排名
根据BrandFinance发布的《2025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全球保险业呈现“中德美三足鼎立”格局,中国险企以数量与价值双优势领跑,欧洲品牌稳健增长,美国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军团:5家险企位列TOP15,品牌价值占比全球22.9%
中国平安:以336亿美元品牌价值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品牌价值是第二名安联的1.26倍。其“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成效显著,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4.1%,AI核保系统覆盖80%客服场景,闪赔结案周期缩短至7.4分钟。
中国人寿:连续11年稳居全球前五,品牌评级升至AAA+,品牌实力指数(BSI)93.5分全球第二。绿色保险保费规模达373亿元,乡村振兴投资314亿元,MSCIESG评级提升至AA级。
中国太保:品牌价值同比增13.1%,财险领域龙头地位稳固,评级升至AAA。2025年上半年寿险保费收入1680.09亿元,银保渠道收入370.53亿元,同比增长74.6%。
友邦保险:全球第13名,亚太市场布局深化,依托“金融+医疗”生态覆盖2.27亿客户。
其他上榜险企:中国人保(第11名)、新华保险(第50名)、中国太平(第61名)、阳光保险(第74名)等13家中国险企入围百强。
欧洲品牌:稳健增长,安联、安盛领跑
安联:品牌价值同比增8.9%至267亿美元,全球布局持续深化,在中国市场成为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
安盛:品牌价值增长19.7%达198亿美元,忠利保险以46.7%增幅跃升至全球第五。
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好事达、GEICO增速突出
好事达保险:品牌价值同比增38.7%,GEICO增长3.3%,但整体集中度不及中国,未出现绝对龙头。
二、行业格局四大趋势
科技驱动价值重塑
平安生成式AI专利全球第二,智慧核保模型通过ISO认证,科技投入直接提升服务效率。例如,AI核保系统覆盖80%客服场景,闪赔结案周期缩短至7.4分钟。
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提升,场景化产品满足碎片化需求,如退货运费险、宠物险等。
ESG成评级核心指标
绿色投资规模、社会责任项目覆盖率等权重占比达45%,直接影响品牌评级。中国人寿绿色保险保费规模达373亿元,MSCIESG评级提升至AA级。
险企将ESG理念融入业务全流程,通过绿色投资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
亚太市场加速崛起
中国13家上榜险企品牌价值占比22.9%,友邦、国泰人寿等加速全球化布局。例如,友邦保险依托“金融+医疗”生态覆盖2.27亿客户,安联跨境网络覆盖70国。
渠道与产品结构变革
寿险:银保渠道崛起,个险面临转型挑战。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4.6%,新保业务同比增长90.2%;而代理人渠道收入同比下降2.5%。
财险:车险保持稳健增长,非车险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太保上半年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536.07亿元,同比增长2.8%;非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603.92亿元,同比微降0.8%,但农险、意健险等政策性险种增速可期。
三、中国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实力领先
平安、国寿、人保BSI指数位列全球前十,评级稳定性经周期验证。例如,中国人寿品牌实力指数93.5分全球第二,品牌评级AAA+。
本土化创新优势
中国险企凭借“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保险+健康管理”等生态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例如,泰康通过“保险+医养”模式,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大幅提升。
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
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密度与深度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政策鼓励研发长期限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等,为产品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四、未来展望
全球保险业正加速科技转型与责任投资,中国险企凭借本土化创新逐步实现价值引领。消费者需综合品牌实力、服务生态与个性化需求,平衡保障与资产增值目标;投资者可关注在健康险、养老险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险企,以及布局养老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等生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