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保险通常是划算的,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稳定的终身现金流,具体分析如下:
经济收益优势:养老保险可视为稳赚不赔的长期投资。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例,按最低档次(180元/年)缴费15年仅需2700元,60岁后每月可领取243元,20年累计领取5.8万元;按最高档次(4800元/年)缴费15年需7.2万元,60岁后每月可领取744元,20年累计领取17.9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灵活就业人员最低标准(13200元/年)缴费15年需19.8万元,60岁后每月可领取1687元,20年累计领取40.5万元;缴费20年需26.4万元,60岁后每月可领取2249元,20年累计领取54万元。养老金发放与当地平均工资挂钩,随平均工资增长而调整,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
政策支持与保障:职工养老保险由单位承担大部分费用(如20%进统筹账户),个人仅需缴纳8%,退休后可获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种代际互助机制尤其对低收入群体更有利,通过现收现付制实现社会公平性。
风险分散与长期收益: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相当于将退休后的经济风险部分转移给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因个人投资失败或健康问题导致的老年贫困风险。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通常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如2016年为8.31%,2017年为7.12%,2018年为8.29%,2019年为7.61%,2020年为6.04%,2021年为6.69%,尽管2023年降至3.97%,但仍高于多数银行存款利率。
补充保障的必要性:对于高收入群体或储蓄困难者,商业养老保险可作为补充。年金险等产品收益写入合同,不受市场波动影响,适合风险厌恶者;部分产品支持对接高端养老社区,或提供身故、失能保障;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可享1.2万元税前抵扣,投资收益免税。但需注意商业保险流动性差,资金锁定至退休,提前支取可能亏损本金,且多数产品长期收益率约3%-4%,难以跑赢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