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险到底该不该买?——基于需求与预算的理性决策指南
寿险作为家庭财务规划的“安全垫”,其必要性需结合家庭责任、经济状况、风险缺口三维度综合判断。以下从需求匹配、预算分配、产品选择等角度提供决策框架:
一、哪些人需要寿险?
1.家庭经济支柱
典型场景:房贷未还清、子女未成年、父母无退休金。
风险缺口:若突然离世,家庭收入中断,可能面临房贷断供、子女教育中断、父母赡养无保障等问题。
建议配置:定期寿险(如30年保至60岁),保额覆盖家庭负债+子女教育费+父母赡养费。
示例:30岁男性,房贷200万+子女教育金50万+父母赡养费30万,建议保额280万,年缴保费约2000-3000元。
2.高净值人群
典型场景:企业主、高管、多套房产持有者。
风险缺口:遗产税、债务隔离、财富传承。
建议配置:终身寿险(如增额终身寿险),通过保单架构设计实现债务隔离、税务筹划。
示例:40岁企业主,保额1000万,年缴保费约20万-30万,可指定受益人规避遗产税。
3.特殊需求人群
单亲家庭:需确保子女独立前的生活保障。
丁克家庭:可配置终身寿险,用于慈善捐赠或指定亲属继承。
全职父母:若配偶收入不足以覆盖家庭开支,建议配置低保额定期寿险。
二、如何根据预算选择寿险?
1.预算有限:优先定期寿险
特点:保费低、杠杆高,适合覆盖家庭责任高峰期。
产品推荐:
华贵大麦旗舰版A款:30岁男性,保额100万,保至60岁,30年缴,年缴保费约1100元。
同方全球「臻爱2024」:支持保至80岁,适合长期责任覆盖。

2.预算充足: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组合
策略:终身寿险用于财富传承,定期寿险覆盖家庭责任期。
示例:
终身寿险(保额500万,年缴保费10万,缴10年)。
定期寿险(保额300万,保至60岁,年缴保费3000元)。
总保费约10.3万/年,兼顾传承与责任。
3.预算极低:消费型定期寿险
产品推荐:
阳光人寿擎天柱8号:免体检保额最高350万,健康告知宽松。
北京人寿京彩年华(2024版):支持线上智能核保,保费低至同类产品80%。
三、寿险产品选择关键点
1.定期寿险核心指标
保额:覆盖家庭负债+5-10年家庭开支。
保障期限:建议保至退休年龄或子女经济独立。
免责条款:优先选择仅含3条免责(故意杀害、犯罪、2年内自杀)的产品。
健康告知:选择宽松的产品,如不问及乙肝、结节等。
2.终身寿险核心指标
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需关注IRR(内部收益率),长期IRR接近3.0%为优。
减保规则:支持灵活减保的产品更实用。
附加服务:如养老社区入住权、信托对接等。
3.避坑指南
返还型寿险:保费高、收益低,不推荐。
捆绑销售:警惕主险+附加险的组合,可能增加不必要支出。
隐瞒健康告知:可能导致拒赔,务必如实告知。
四、理性决策流程
计算风险缺口:家庭负债+子女教育费+父母赡养费-现有流动资产。
匹配产品类型:根据预算选择定期或终身寿险。
对比产品条款:重点关注保额、保障期限、免责条款、健康告知。
动态调整:每3-5年重新评估保额,如房贷还清、子女成年可减保。
五、结论
必须买:家庭经济支柱、高负债人群、高净值人群。
可买可不买:无负债、无家庭责任、收入极低者。
关键原则:先保障后理财,保额优先于期限,定期寿险为主力。
最终建议:
90%的普通家庭应优先配置定期寿险,保额不低于家庭负债+5年开支。
10%的高净值家庭可配置终身寿险,用于财富传承与税务筹划。
避免盲目追求“返还”“分红”,聚焦核心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