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合作医疗保险怎么使用?

合作医疗保险是什么?
合作医疗保险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推行的一项政府补贴的综合医疗保险,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就医难的问题。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规定,对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使农村居民不再因为病痛而陷入贫困境地,同时不会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而不敢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大病不敢就诊。
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1.医疗、手术、药物费用:包括中医、西医诊疗费及医疗服务费、检查费、手术费、住院治疗费、放射医学诊疗费、化验与检查费、手术室费、麻醉医学费、药品费等。
2.门诊特殊治疗比如:肝穿细针、胆道镜检、胃肠镜检查等。
3.急救转诊费用:指因病情危重需要紧急进行治疗,由本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发病人转诊表给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其中产生的转诊费用由合作医疗支付。
4.其他:抗疟药费、抗结核药费、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整容费等。
缴费方式
1.个人缴费:指村民个人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将个人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按规定标准交纳的方式。其中,个人每年应缴纳的总保险费标准为:城市每人每年240元,农村每人每年50元,由个人全额负担。
2.政府补贴: 合作医疗保险是一项政府补贴的综合医疗保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承担一定比例的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其中政府资金按照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进行全额补贴,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
合作医疗保险怎么使用?
1.办理就诊登记:居民办理好诊疗卡,并在所在卫生院注册,签定固定责任医生并按规定进行考核。登记后可直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享受国家抗癌、大病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障计划。
2.门诊使用:居民持诊疗卡,到医院门诊收费窗口结算,然后前往相应科室就诊、检查等,结算时扣除应支付金额。
3.住院报销:居民在住院期间,需将诊疗卡交医院,并由医院审核,按规定向居民揭示此次医疗服务带来的费用,居民应按规定缴纳自费部分之后,医疗机构将费用报销至居民医疗保障基金中,之后居民可按规定在报销期限内领取费用。
合作医疗保险作为我国农村地区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缓解医疗负担,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居民在使用合作医疗保险时需要及时缴纳费用并按规定使用医疗服务,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报销。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