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规划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应该怎么规划

问:要老年过的生活好一些,应该怎样合理地制定养老保险计划?答: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其中,企业年金现阶段还刚刚开始试行,不能为广大职工所享受,年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其他两个方面。业内人士建议先在社会保险中投保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15年,到了退休年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放由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统筹支付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月标准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月标准按账户金额除以120。
假设现在月缴费工资为2000元,缴满35年,退休后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4000元,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为1360。但显然这笔钱在35年后的做用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借助个人储蓄性养老手段进行补充。
个人储蓄方式的养老储备主要依靠银行储蓄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在预期年化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情况下,银行储蓄不利于养老金的维持和增值,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养老金安排。此时,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险则主要有四个种类: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连型。
传统型采用固定预期年化利率,投保时就可以明确知道可以领取的额度。即使未来预期年化利率偏低出现零预期年化利率或负预期年化利率,也不影响养老金的回报率。但是同样,这类产品也不能抵抗通胀,长期来看存在贬值风险。适合保守、年龄偏大的人群。
分红型的产品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除了固定返还还有不确定的红利。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和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能够抵抗通货膨胀的威胁,做到保值升值。但优保专家提醒我们,这类产品的分红建立在保险公司经营好坏的基础上的,红利不是固定的,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也可能出现零分红。投保时要注意考察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
万能型产品在扣除保障成本和手续费后,保费约进入个人投资账户。保证最低预期年化收益一般为1.75%-2.5%,除保底预期年化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预期年化收益,每个月公布结算预期年化利率,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存取比较灵活,但是对自控能力较差、储蓄习惯较弱的人来说,还是颇具挑战,很可能最后存不够养老金。
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投资连结险侧重于投资功能,账户风险类型不同,与不同投资类型的预期年化收益挂钩。不同的账户可以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的不同情况。预期年收入没有保障,保险公司只收取账户管理费,由客户负责盈亏。适合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理念的年轻人。
需要注重的是,养老金的安排主要是退休后的日常开支,医疗费用支出对老年人也逐渐增加,所以在安排使用养老金的投资时,也要注重医疗保障。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