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牵线航空救援将“下凡”

每天,北京市东城区的协和医院都会人满为患,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患者充满期待地等待医生给自己开方诊断。对于患者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比一家放心的医院更让人充满希望。但是,当你正在大洋彼岸环游,或者因风雪滞留在珠穆朗玛峰的半山腰,抑或堵在下班的环路上时,你是否想过,如果此时意外发生,自己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医院呢?对于这个问题,航空救援或许就是答案。事件:意外危险接连不断航空救援势在必行2014年底,杭州女孩小李生活中的意外有点儿多。
尽管身为一家加拿大公司的亚洲区代表,但在10月21日傍晚之前,到韩国出差的小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回程航班竟然是一架公务包机。同样让她想不到的是,擅自做主替她改变行程的,是一辆乱闯红灯的小汽车。当晚,正在韩国街道上通过斑马线的小李被一辆闯红灯的小汽车撞倒,当场昏迷不醒。在同事的帮助下,小李的家人多方辗转抵达韩国。来到小李身边后,家人紧绷的神经并没有丝毫放松,当地的医疗条件加剧了他们的担心家人希望小李能够回国治疗,但更担心转移会耽误治疗。
杭州当地媒体的报道让小李的海外车祸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外交部的协调下,金鹿航空救援公司决定为小李提供医疗转运服务,并在11月2日10时40分将其送至北京市天坛医院接受治疗。同样是在10月,同样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病情,不同的是,山东铜厂员工孔先生是被999急救中心派出的直升机转运至北京接受治疗的。10月28日,他的任务是清洗罐体。当天15时过后,他开始觉得不舒服,不仅头晕、恶心,还开始尿血。19时,当地医院出具了诊断报告在现实生活中,地方医院救治危重患者的经验有限,加上一些地区的医疗设备落后,患者不得不申请航空救援。比如,在西藏地区登山时遇险或者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后,航空救援不仅是最高效,也是最有保证的救援方法。
即便是看上去“高大上”的海外医疗,同样也有“不靠谱儿”的地方。“我是学习英语专业出身的,也通过了英语专业8级考试。但是对于我来说,医疗英语的专业词汇是不好懂的”。在日前的一场发布会上,金鹿航空救援公司CEO路海宽的这句话,说出了在海外因意外事件就医时的困窘。文章开头提到的杭州女孩小李的家人在抵达韩国后,由于语言不通,难以直接从医生处获取信息。无奈之下,小李的母亲通过朋友联系到家乡的浙江大学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在研究了从韩国传回国的脑CT片后,认为小李受伤“非常非常严重,是包括腿部骨折及颅脑损伤等多发伤,但主要是重度颅脑损伤”。
他表示,从CT片显示的颅内情况来看,脑部压力很高,这会导致脑细胞无法承受而造成脑功能损伤,甚至脑细胞死亡,威胁患者生命。让其家人感到无能为力的是,他们无法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当地的医生,而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准也无法让他们信任。现状:气质“高冷”航空救援是“难神”在2014年之前,“航空救援”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熟悉的词汇。喜欢追看美剧的年轻人或许对此稍有印象但关上电脑之后,除了“驴友”、户外探险爱好者以及演员等高危人群之外,对于多数急需救治的患者来说,120急救车依旧是首选,也是唯一选项。事实上,航空救援在我国已经低调运营多年了。
金鹿公务航空公司董事长胥昕介绍,2013年全年,金鹿公务航空公司承担了219架次医疗急救飞行任务,几乎两天就有一班。而开航19年来,累计承担的医疗急救飞行任务更是超过了3000架次。但是,受众少、成本高这种与生俱来的“高冷”气质,让航空救援很难走下看得见、够不着的“神坛”。
航空救援这位“难神”真的就那么难“下凡”吗?答案恐怕要让很多人心碎了。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