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理财怎么理

回顾2014年,国内金融市场改革频频,利率市场化提速,定向降准、非对称降息组合拳频出,互联网金融新势力持续崛起,P2P和众筹等排浪而来,股市一扫低迷重归牛市,投资市场一面向好的同时,也有不少风险的存在。2015年伊始,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理财市场的瞬息万变,机遇和风险并存,哪些变化值得关注?“年关理财”该关注些啥?可关注沪港通AH股折溢价较高股票说起2014年关系到百姓钱袋的最大、最直接变化,莫过于近两年来的唯一一次降息。
据银行的相关人士介绍,大部分客户与银行约定的是每年1月1日调整利率。因此,从1月1日起,银行对这些贷款启用央行最新基准利率。由于此次央行降息,客户在今年能够获得不少实惠。以贷款余额100万元为例,今年1月1日贷款利率下降到新的央行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6.15%后,在整个2015年,少还大约4000元利息。2014年,还有一重大消息就是沪港通的开通,但实际的交易量还比较少。“主要是很多人还在摸索了解港股交易规则,而且投资者偏好的低价股在沪港通中也比较少,所以沪港通真正火热的时刻还没有到来。”业内人士分析道。
对此,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可以多关注AH股折溢价比较高的股票,以及外资比较少关注但是内地人比较熟悉的央企,还有股息率远高于A股的高分红公司。建议购买中长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眼下,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对于资金需求的持续吃紧,各家银行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平淡了许久的理财产品开始显现出“年末效应”,收益出现普涨。为了争夺客户和资金,不少银行纷纷推出“买理财送礼品”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各期限、各收益类型、各类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全线上升。1月初,部分商业银行新年第一批理财产品已经出炉,多数产品预期收益率仍然保持在“5字头”。
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新发行的产品,在预期收益率方面显得更给力。某城商行称,该行在新年发行的首批4款理财产品,有3款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其中最高一款达到6.1%。有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这波高收益行情不会持续太久,建议投资者尽量配置中长期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同时,还记得2014年的春节前,宝宝类产品被火热追捧吗?
经过一年的发展,“宝宝类”收益率理性回归,不过,近期宝宝类产品出现收益翘尾现象。临近春节,相当一部分热门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上蹿至5%,最高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6.604%。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年关将近,可以继续关注一下“宝宝类”理财产品。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