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1482
此组3省份以淮河流域为纽带,地域紧紧相连。地区资产密度较大,2003年3省份总GDP为31 907.73亿元,占全国GDP的23.64%,经济发达。
1.本组特点。均位于所在流域的下游,地域相连,全年降雨集中于夏季。经济发达,资产密度高,洪涝灾害威胁性较大,但防洪设施完善,损失率低。
2.各省份简介。
(1)山东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夏季雨量充沛,春秋两季均干旱少雨。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夏季降水较多,一般集中于6~9月。目前来看,尽管由于黄河含沙量大,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涨洪时期威胁性较大,但是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黄河干流防洪设施达到抗50~100年一遇大洪水标准,能有效地监测、控制水情,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几率很小。相反,局部水系暴雨形成的洪涝灾害损失为此两省的主要洪灾损失。同时,山东、河南两省1994—2003年洪涝灾害损失率远远低于其周边的河北、山西等省,仅高于三大直辖市的损失率。
(2)江苏省淮河流域的排洪能力已从解放初期的8 000立方米/秒提高到28 000立方米/秒,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已达50年一遇;太湖流域的防洪标准也提高到了50年一遇;长江流域可以抗御50年一遇潮位加10级风浪。由于在防洪设施上的巨大投入,加之本身的高GDP(2003年江苏省GDPl2 451.8亿元,仅低于广东省),使得其损失率非常低。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