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分红险注意事项,要读懂收益相关条款

股利保险在新产品上市数量和市场保费收入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股利保险的增值功能使其成为许多消费者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
然而,通过与记者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支付股利保险的预期年收入的情况很多,而且书面语言的一些细微变化将导致预期年收入的分布完全不同,因此被保险人购买股票,仔细阅读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条件时阅读相关规定。
案例研究:假设宋先生每年支付10000元,他的第一年回报率是10010%=1000元,预期年回报率是10%。
进入第二年,宋先生所能获得的返还金额仍是1000010%=1000元,而非(10000+10000)10%=2000元,因为固定返还的基数是每年缴纳的保费,而非已缴纳保费的总额。
照此计算,第二年时宋先生所缴纳保费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有1000/(10000+10000)=5%。
而随着缴费时间的延长,每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会不断下降,满期后固定返还部分的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水平肯定达不到10%。
作为目前最火爆的保险产品类型,分红险不管是新产品上市数量还是保费收入,在市场上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通胀预期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分红险的保值增值功能使其成为不少消费者抵御通胀的工具。
可是不少消费者往往只关注固定返还比例与分红预期年化收益的数字,而没有留意条件限定,以至于投保后才发现理解有误,想退保却又要承担较大的保费损失。
记者对比后发现,分红险的预期年化收益领取有很多种情况,一些细小的文字变化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预期年化收益分配,因此在阅读相关条款时要仔细比较不同情况下领取的具体条件。
看清固定返还的条件
银行工作人员给我推荐了一款保险产品,说是每年能返还所交保费的百分之六,我正准备买一份,结果发现所谓的返还百分之六是指当年所交保费,并非原有累积保费的6%,两者相差太大了。市民宋先生告诉记者,假使不是自己后来追问了一句,肯定弄不清两者的区别。
市民最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实际分红水平与预期有差距,这主要是误认为演示预期年化利率就是未来的实际预期年化收益。
分红险的预期年化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保底预期年化收益(即固定返还部分),另一个是分红预期年化收益。根据保监会的规定,在每一会计年度,保险公司将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分红率取决于经营状况
当前分红险产品在宣传时都会采用演示预期年化利率来介绍,演示预期年化利率分为高、中、低三档。根据保监会的规定,用于预期年化利率演示的分红保险的高、中、低三档假设投资回报率分别不得高于6%、4。5%、3%。
然而,这些演示仅提供参考指标,并不代表未来预期年回报率的确定。一些保险公司除了传统的红外线红利之外还会准备特殊的红利,但是在福利很差的年份,甚至可能没有红利。因此当保险销售人员以高档演示预期年化利率介绍分红产品的高额预期年化收益时,投保人需要冷静判断。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