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保费分期影响理赔吗

商业医疗险理赔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医疗险,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险种,也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险种。虽说医疗险用的最多,但很多人仍然对医疗险理赔比较模糊,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下医疗险理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医疗险的一些常见名词,希望大家在购买此险种前最好有所了解。
医疗险理赔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保额
对于医疗险而言,保额是指最高累计能报销多少的金额,归根结底是你最多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的钱。医疗险的保额高低不等,保额越高,也就说明向保险公司转移的风险越多,自己所需要承担费用越少。那么保额是越高越好吗?也不是。对于一般的医疗险来说,当医疗险费率固定时,高保额高保障的同时也意味着你需要支出更多的保费;而对于百万医疗险来说,特别高的保额其实用不到,因为即便是得了重病,一年的治疗费用,一两百万的保额基本是都可以覆盖的。
五六百万保额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多数情况下是保险公司的噱头,事实上意义并不大。劝诫各位在选择医疗险保额时要根据自身所需,不能盲目追求高保额,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选择多少保额都是可以的。
二、免赔额
免赔额通俗点讲就是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只有超过免赔额的费用保险公司才会进行报销。对于两款相似的医疗险产品,一般情况我们都会选择低免赔额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只需要承担较低的治疗费。但有时候低免赔额不一定是最优选。这一点还需大家要明察。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正是由于保险公司设置了免赔额,来降低自身的赔付率,才能推出几百元就能买到的上百万保额的百万医疗险,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所有医疗险都是0免赔,那保费自然不会低。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和零免赔的一起慧99一样那样贴心。
三、报销范围及比例
国家医保详细规定了哪些药品、项目是可以报销,哪些是不能报销,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商业保险也和医保一样,存在报销范围,而且商业保险的保险范围往往以社保作为依据。详见下图:
四、合理范围内费用

“只有必须且合理的费用才能报销。”这句话往往出现在保险条款中。是否为“必须且合理的住院医疗费用”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与接受医疗服务所在地的平均费用相当。比如骨折住院,一般也就1万元左右,您却报销10万元,那肯定是不行的。
2、治疗必须的项目。比如因为肾结石住院治疗的,结果想把甲状腺结节的治疗费用也一起报销了,是行不通的。
3、符合安全、足量治疗的原则。安全足量以医生的判定为准,如果医生只开一个疗程的用药,而你却拿了3个疗程的药,多余的部分是不会报销的。
4、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如果你拿隔壁邻居的家传秘方药去报销,那保险公司肯定是不干的。
5、非试验性的、非研究性的项目。试验性的项目本来大部分就是免费的,试验中的药品根本没法评估,自然也就缺乏理赔的依据。
其实医疗险理赔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苛刻,只要你不是绞尽脑汁想通过保险去占便宜,以上这些都不必太担心。当然为尽量避免纠纷,建议主治医师来帮助判断,医生认为合理的,基本都是可以的。
五、责任免除部分
一般在保险条款中都有责任免除,主要用来明确被保险人哪些情况导致的出险,是不在保险公司理赔范围内的。责任免除部分一般约定的行为如犯罪或者是参加极限运动,例如:蹦极等极限运动等。如果高危职业人群想投保的话,建议最好先看清想要保障的内容是否在免除责任内,以免后续不能获得赔偿。
以上给大家分享的影响医疗险理赔的一些名词,在未出险之前可能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名词却决定着你能从保险公司获得多少理赔,所以在购买前尽量要了解清楚这些细节,也更好地理解医疗险理赔需要注意的地方。
出险后第二年保费会受影响吗?
出险后第二年保费会受影响吗?咨询了几家主流保险公司,发现果然有差距。不过,各家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每年都会根据各自情况有所调整,车型不一样,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相当复杂。打听的政策,都是针对普通家庭用车的。
不过,保险公司推出的保费优惠,只针对老客户商业险,如果是中途更换保险公司的话,哪怕上一年只出一次险也不享受保费优惠。交强险也是,只要出过险,出险后第二年保费就不会打折。
平安:上一年度只出险一次,不影响次年保费。如果出险2次,就要看理赔金额:理赔总额不超过上一年度的保费,则可与上一年度享受同样的优惠;如果超过,就要上调。“上一年度的保费”,具体是多少呢?平安工作人员给算了一下:保费是不包含交强险的,以15万元的家用车为例,若三者险保30万元,前一年度的商业险的保费打折后大致约2500元左右。
太平洋:出险两次(含两次)以内的,商业险不涨价。只看次数,不看金额。
人保:不出险或只出一次险,保费在标准保费的基础上打7折,电销还可以再享受约8.5折。出险两次,折后的8.5折就不再享受。如果出险三次,三次加起来的理赔金额不超过上一年度保费的(15万元的家用车约2500元左右),还可以在标准保费的基础上享受一点折扣。超过保费的,则不再享受折扣,甚至还可能上浮。
人寿:保费只与出险次数有关。出险3次(含)以上的,保费提高8%。
大地:出险2次(含)就要提高保费。
浙商:出险一次就不再享受优惠。2次就要提高10%。
不同的保险公司保费优惠差距还不小,这种行为是不是允许呢?据了解,2003年1月,保监会就全面启动了车险市场化改革,取消车险全国统一颁布的条款和费率。不过,接下来几年,因为费率低、折扣高、赔付率高的围困,车险市场几乎全行业亏损。2006年,保监会为整顿车险市场不良竞争恶况,正式下文要求各财险公司自2006年6月1日起给予投保人的所有优惠总和不得超过车险基准费率的30%。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每个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各不一样,汽车出险后第二年保费也不尽相同,车主需打听清楚。此外,车主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异地投保会影响最终理赔吗?
有些朋友在精挑细选后,终于挑中了一款自己满意的保险产品,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所在地并不在投保地区内。
很多人这时候就会忍不住担心:
“不在投保地区内,就没法买这款产品吗?”
“随便选一个地区,会影响理赔吗?”
别着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异地投保」,而且并不影响最终理赔的结果。
什么叫「异地投保」?
「异地投保」是指投保人所在地跟投保地区不同时的投保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填写投保信息时,有的保险会有一个投保地区的选项,比如自己在湖南,保险公司提供的可供选择的投保地区(一般为保险公司有分公司的地区),并没有自己所在的地区。
很多人这时候就会苦恼了,那自己到底该咋填呢?
很简单,先选择一个可以投保的地区,填写该地区内的地址,在保单生效后再联系保险公司修改地址就可以了,可以拨打客服公司电话,很多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官微修改地址。
就好比香港保险,虽然只能香港进行销售,不过我们可以从内地去香港买,虽然我们并不住在香港,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投保和理赔。
只不过现在的互联网保险并不用那么复杂,不必要求我们亲自去投保地区买,也给我们省了不少麻烦。而且不是所有的保险都存在异地投保的问题。有些保险,没有让我们选择投保地区,就不必在意,按照流程正常投保即可。
为啥会存在「异地投保」的问题?
之所以会存在「异地投保」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保监会出于监管需要,对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地域做了限制,而不是对于消费者(也就是投保人)的限制。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险公司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限制呢?原因主要为2点:
不利于监管
如果保险公司想在哪里卖就在哪里卖,异地开展业务,保监会监管起来也会更麻烦;
可能会影响服务
出于盈利的需要,保险公司当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如果不对保险公司加以限制,保险公司盲目地进行扩张,可能会导致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那么如果异地的话,能买这款保险吗?
能买!只要符合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等进行跨地区销售保险的。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保险机构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保业务,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异地投保」,影响理赔吗?
有些人不太放心「异地投保」,究其本质,其实担心的也就是理赔问题。
不过异地投保不会影响最终的理赔结果,但可能会存在服务不到位、时效差等问题。
保险公司支持全国通赔

不影响理赔的结果,是保险公司自己说的。
而且对于地址的变更,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长期险保几十年、甚至保终身,上学、工作、定居等势必会造成人员的流动,如果将地域作为理赔考量的因素,也会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理赔速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至于为什么可能会存在服务不到位、时效差的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有保险公司的网点,出险了,可以去网点咨询、报案,有专人指导;而且可以直接提交理赔材料,势必会比邮寄理赔材料的时效性更快一点。
不过目前理赔服务的效率也大幅提升,不再像以前需要来回邮寄材料,况且保险合同里也都对理赔时效做了规定,最晚30天内得确定赔偿情况。
而且根据保险公司的最新的理赔数据显示,保险公司的理赔申请支付时效大多在1-2天,有些小额件甚至不足1天。
所以大家对于「异地投保」的理赔问题也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产品真的适合自己,还是可以放心买。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