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出业务的经营管理:分出再保险业务统计和分析(三)

分出合同的统计分析
前面我们讲到了分出分保的内容, 现在讲统计的分析和用途。
统计是实现管理活动中人们所采取的具体的手段, 而统计的分析和使用才是真正的目的, 这一点无论对分出人还是对分保接受人都是一致的。比如, 分出的业务设计人员要了解财产险合同中工业风险和商业风险的平均费率和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及自留额和分保限额的比例, 统计人员就要把原始保单逐笔分类登记, 在此基础上提出所需的数据。业务人员把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后才能判断费率是否合理, 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否适当, 确定自留额和分保额的保障是否足够和合算。通过对一系列问题分析研究, 如发现有不合理之处, 就应研究调整措施。又比如做转分保统计时, 还要注意转分的额度是否恰当, 超赔保费支付的效益如何, 转分保接受人对业务来源、转分业务透明度的反馈意见等。以上可概括为统计分析对业务损益核算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统计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资金管理和运用方面, 对分保费和现金流量, 资金效益, 即保险费和赔款的时间差, 分保费现金价值的记载和分项核算。业务成绩的统计分析主要是根据账单数字, 会计考核、现金流量、资金运用效益核算则须依靠财务管理和统计分析, 两个剖面构成再保险管理统计分析的整体目标, 完整地反映分出再保险的经营成果。
三、电子数据处理是分出分保管理集约化的必要条件
电子数据处理给再保险管理带来了很大方便, 随着分出分保方式的多样化,几种分保方式结合使用以及巨灾分保要求基础资料的统计更加现代化、 科学化, 手工操作已难以应付复杂的工作。电子数据程序在分出分保几个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1)应用于对保险申请书的考核和管理; (2)搜集和存储原始资料; (3)决定再保险在每一风险(或索赔)的成分;(4)转移资料给分保接受人。
当接受一笔新的或续转业务时, 应查核是否要求再保险, 需要保障的成分, 以溢额合同为例, 必须区别以下个别业务的数据:
(1) 决定许多张保单的风险累积。累积风险必须清晰地在保单中标明“同险号” 。电子数据处理协助用代号和追溯地址, 通过电脑终端审查保单是否是特定的累积风险的一部分。 (2) 在划分危险单位和计算累积风险后, 计算分出人的自留额和合同 (固定)分保的成分。(3) 确定是否需要使用临时分保。
分出人除了满足自身要求的数据资料以外, 还要考虑如何向接受人提供其必须了解的补充项目, 如:
(1) 再保险部门为了估计风险所要求的材料 (电子数据提供决定限额表中规定自留额的资料);
(2) 累积保单的风险数字;
(3) 临分成分以及分保接受人名单;
(4) 对分保接受人风险估计
所需要的基本资料。
进入 90 年代以来, 产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 作为这一进程的物质基础之一的计算机已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保险企业而言, 顺应这一潮流, 依靠完备的计算机系统, 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是企业管理集约化的关键。目前, 作为分出分保的主要市场之一的伦敦市场正在推广电子分保系统, 它将大大提高伦敦市场分保安排的效率。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