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薪双管的病根在于;双轨制

我是相信这样的解释的。我也宁愿相信这么去做是有用的。然而,正如当地官员所言:这也是穷急了眼的办法,是无奈之举。而我以为,借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号准了脉,开错了方子。
号准了脉,指的是宁津此举的确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人才兴业这个根本。企业振兴靠什么?最重要者,是人才。有人才则企业兴,无人才则企业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社会、市场充分竞争的社会里,人才是第一可宝贵的。从这个角度去看,双薪双管引人才,用心确实良苦。
用心良苦未必做对了事。双薪双管之所以受人诟病,最要害的,是官方化地制造脚踩两只船的人才,双身份、双保险。无疑,这很诱人。在企业拿钱,享事业身份,美死了。
问题是,这种设置,合法吗?这是否和我们多年提倡并实施的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等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改革直接相悖?显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此外,用这种方法去引才,用这种系保险带的方法去用才,能靠得住吗?
从一开始就给这些人才以临时工的感觉,他们能有主人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干企业吗?从一开始就给他们系保险带,他们不会自视高人一等而脱离群众吗,他们会获得群众的倾心认同吗?事实上,这些年人们对这里那里的候鸟式领导干部的诟病,也是基于这种认知。这是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
再深入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全部问题的症结在于双轨制之弊:全是双轨制惹的祸!
这些年,政府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包括文化体制改革,大批事改企。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事、企之间的待遇,特别是退休金等福利方面,相差甚距。这也是这些年报考公务员频频爆棚,事业编分外吃香的原因。
公务员、事业编制在新时期又一次成了铁饭碗、金饭碗的代名词。而企业,则有相当的落差。中央这几年不断改革,包括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聘任制的改革,也是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换言之,只要问题没解决,只要落差还存在,事业编就是一只香喷喷的金饭碗,令人垂涎。
这也是宁津双薪双管中最为诱人同时又最为社会舆论批评的原因。试想,如果事业编没有吸引力,宁津还会拿它去做引才的法宝、砝码吗?一句话,事企双轨制待遇之顽症这一现实,是双薪双管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因此,我们要说,要想双薪双管之类的怪招不再出现,就得从根子下手,就得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改革,就得尽快消除事实上存在的双轨制,就应给国人一体享受他们本该享受的同工同酬之国民待遇。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