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信用险支持中非经贸创新升级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然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进出口额1.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3%。其中,出口0.67万亿元,增长3.6%;进口0.44万亿元,下降38.4%。 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5年以来,公司响应国家推动中非经贸往来的部署,通过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落实中非“三网一化”(即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及基础设施工业化)建设政策,全力支持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末,中国信保累计承保对非洲业务1302亿美元,承保中国企业向60个非洲国家(地区)的出口和投资,覆盖铁路、公路、电力、矿产、电信、石油、农业和机械设备等数十个行业,累计支付赔款13.9亿美元。 支持打造非洲“三网一化”新格局 非洲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设施比较落后,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期间提出了中国与非洲“三网一化”战略协议,并强调要增加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共同建设当地交通网络基础设施。中国信保通过信用保险的承保,保证相关项目顺利开展,支持国内企业积极投入到非洲“三网一化”建设浪潮中。 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标准轨铁路项目(以下简称“蒙内铁路项目”)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479公里,是肯尼亚乃至非洲的重要交通大动脉。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在中国信保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获得这一重要项目。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中国路桥不仅得到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也解决了项目前期所需的资金。 然而,由于蒙内铁路项目金额巨大,在项目中期,企业再次遇到资金难题。中国信保与肯尼亚铁路公司、肯尼亚交通部及肯尼亚财政部取得联系,通过多轮谈判,以信用保险承保,帮助企业获得超过18亿美元的商业贷款,解决了企业的后续资金困难。在项目的后期推进阶段,中国信保帮助企业全面跟踪分析项目风险,不断完善项目结构,推进和保障项目的落实。 在非洲地区,中国信保还承保了埃塞俄比亚莫久至阿瓦萨铁路项目、吉布提铁路项目等多个交通建设项目,帮助企业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获得融资、扩大交易,为中非贸易和投资牵线搭桥,加快了中非“三网一化”项目的建成和运营。 支持中小企业开拓非洲市场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在非洲这样的风险高发地区,规避风险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 浙江省一家主营纺织品出口的外贸公司,其出口地区为非洲,主要买家所在国的信用环境较差,为国际商业诈骗的高发地区,整体风险较高。 在企业与中国信保合作之初,中国信保的专家发现与该企业交易的非洲买家的交易方式以赊销为主,造成买家资信难以有效追踪。中国信保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特点大胆创新,为其量身定制了承保模式,通过承保模式的创新,全面覆盖企业在非洲业务的风险,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从合作至今,中国信保累计支持该企业出口非洲超过3亿美元,企业仅在尼日利亚的业务已累计获得200多万美元的赔款,避免重大经营损失。 帮助中国农企深耕非洲 非洲地区人口众多,粮食问题一直困扰非洲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优势农产品出口渐成规模,与境外农业合作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产品企业越来越多进入非洲市场。 天津一家番茄酱出口企业在出口科特迪瓦时,遇到了买方突然违约的状况。收货以后,买家突然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付款,此时中国信保及时介入,仅用10天的时间实现快速理赔。在与中国信保的多年合作中,该企业年出口额从最初的419万美元提高到1.02亿美元,信用保险帮助企业建立起了全球销售网络,使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更加自信。 在与非洲市场进行农业合作时,由于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经济落后,国内企业不仅会遭到账款拖欠、货物拒收、买家破产等巨大的商业风险,而且还会遇到战争、暴乱等突发政治风险。为了防范和应对多重风险,中国信保采取多项举措支持我国农产品企业走进非洲。一方面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非洲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和农业投资项目给予有针对性的承保优惠。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保险产品,目前中国信保主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两类保险产品,一是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以信用证、非信用证方式从中国出口的,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出口收汇风险保障;二是通过海外投资保险,为遇到所在国发生政治暴乱、违约、战争等情况的境外农业项目投资企业,提供政治风险保障。 谈到未来,中国信保董事长王毅表示,中国信保将发挥好国家政策性信用保险的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标准走进非洲,帮助企业牢牢抓住深化中非合作的重大战略机遇,让中非经贸之花常开。(记者 康民)"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