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定额有上限,患病疲于来回转院

虽然国家的医保体制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城乡很多居民也纷纷加入医保,但是住院使用医保时却遇到了不少麻烦。近日,一家属还未病好就来回转院,就因医保定额有上线。
不少需长期留医的病人每隔约15天就会转一次院。在这间医院还没做完检查,已要着手联系下一间医院。而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奔波辗转,不仅不利于病人接受治疗,家属也被折腾得吃不消。如此这般,家属们称,皆因单次住院医保费设置了上限,每次患者长期留医,家属们都要分出精力不停找下家,以免临时被医院劝退时中断了治疗。
媒体走访了解到,不少有过住院经历的医保病人都曾被转院。他们质疑,医保定额,定的究竟是谁的额?设置的壁垒和障碍,究竟是防什么?
患者家属对医保又爱又恨
市民C先生的岳母5年前查出糖尿病并入院治疗。3年前老人身体好转,被家人接回了家。今年2月左右,老人身体状况恶化,再次入院,目前在西华路的一间社区医院留医。虽然老人有医保,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但谈及相关报销政策时,C先生却表示对医保又爱又恨。
据介绍,老人住院一满15天时,就会被迫出院,每次大概在第13天就有医生来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也不会解释得太清楚,就说上面有规定,单次住院医保费用有定额,我们必须出院。当时医生还给了他另一个选择,先办理出院手续,然后自费留医15天,然后再使用医保,但家里并不富裕,只能无奈转院。
老人频繁入院留医,几年下来C先生已对要在几间医院中转习以为常,但每次转院时都要面对床位紧张的问题,仍让他感到烦恼。转院次数之多,很多连名字我都忘记了,最多时岳母两个月内转了5间不同的医院。而每次转到新的医院,老人又要进行一轮检查,待所有检查完毕,又差不到该出院了,医院之间难道不能共享病人的信息吗?这对老人来说就是折磨。
两个月被转院4次
H女士的大伯因患肠癌于今年1月入住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医保限额,老人随后被转院至广州医科大学荔湾医院和市中医医院,每次可报销部分近2万元时就有医生劝我们出院。H女士说,每次医院催促时也会表示很难做,要求家属不要拖太久。
大伯属三无人员(无职业、无退休、无社保),一般医保卡能报总治疗费用的50%,再加上民政局的年度救助金,能报剩下部分的50%。H女士认为,惠民的医保政策因限额变了味。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