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所谓考编,也就是进入体制内,工作稳定,福利多多,不说大富大贵,起码不愁温饱。就算是退休,能拿到的养老金也往往是体制外人员的几倍,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多少。
很多朋友也一直疑惑,同样是打工,目前体制外人员养老金普遍只有三四千,不少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却能达到七八千乃至上万,凭什么差别这么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以及在体制外,如何拿到更多的养老金,具体内容如下:
体制内外的养老金,为何差距这么大?
想多拿一份养老金,可以怎么做?
如果身边有已经退休的体制内亲戚或朋友,你可能会发现,他们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比自己的工资还高。
同样都是打工人,为什么别人能拿这么多养老金?主要的原因,还是体制内外养老金体系的差异,我们分别来聊一聊。
1、制度差异:双轨制拉开差距
在 2014 年 10 月 1 号之前,我国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制度是双轨制,即同一制度下有两套体系,具体差异如下:
养老金缴纳方式不同:体制内人员无需缴纳养老金,统一由单位或国家财政缴纳,工龄越长、职级越高,缴纳越多;体制外人员养老金由单位和个人按不同比例缴纳,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养老金支付方式不同:体制内人员养老金由单位或国家财政统一支付,体制外人员则是由社保局通过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支付,标准不同。
以上方式的差异,导致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额度,往往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 70%~90%,体制外却普遍只能达到 30%~40%,差了两三倍。
再直白点说,体制外的朋友无论职级多高、工龄多久,都要用自己的工资承担部分养老金费用,最终能拿到的养老金却要比体制内少很多。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上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呼声都非常大。
终于在 2015 年 1 月 14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宣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实施统一的社保养老保险模式。
至此,将近 20 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落下帷幕,走入并轨制时代。但即便如此,体制内外人员的退休金差距依然不小,这就跟养老金缴费水平有关了,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
2、缴费水平差异:体制内交得更多
影响养老金领取金额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分别是缴纳基数和缴纳时间。
在缴纳基数上,体制内往往是全额乃至超额缴纳,而体制外的企业,不少都是最低基数缴纳,“起跑线”差了一大截。
比如大家工资都是 1 万,体制内按 1 万的实际工资来缴纳社保,体制外的企业可能就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来缴纳。
在缴纳时间上,体制内从工作到退休,不会间断。体制外的朋友,则可能会因为工作变动而断缴,也可能缴纳时间不长,比如只缴满 15 年便不再缴纳,这也扩大了差距。
另外,2014 年开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加了一项重要规定,就是“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社保养老金加上企业年金,相当于体制内能领两份退休金。
企业年金是一类独立的年金保障,也是由企业和员工按比例缴纳,在员工退休后和养老金一同发放。
而对体制外的私企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只有极少数大企业才会给员工缴纳,属于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以上几种因素叠加,也就造成了体制内外养老金的差距。那么体制外的朋友,怎么能像体制内的人一样,在退休时尽量多拿一些养老钱?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缴费金额、拉长缴费期限,但这也得看公司,比较难把握。
除此以外,比较靠谱的就是提前攒笔钱,并把这笔钱放在一个能稳定增值的地方获取收益,退休时就能多拿一笔钱了。
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讲我们普通人可以怎么做。
在国家的养老体系中,有三大支柱。第一、二支柱分别是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前面我们已经讲了。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它包括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商业养老保险,安全稳定有收益,很适合普通人攒养老钱。
我们展开说说。
1、个人养老金账户
我们可以往账户中存钱,再用账户中的钱购买指定的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和养老保险产品。
其中 FOF 养老基金和养老保险产品,我们展开聊一聊。
先说FOF 养老基金,目前分为“目标日期类”和“目标风险类”两种,都存在风险。
目标日期类的产品,适合新手或者不想花时间的朋友选择,购买后,年龄越大,该类基金投资的产品越稳定;目标风险类的产品,适合有明确风险偏好的朋友选择,比如厌恶高风险,可以选择带有“稳健”字样的产品。
再说养老保险,包含一些指定的养老保险产品。
钱投入进去后,会随着时间稳定增值,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到了约定年龄比如 60 岁,每年保险公司就会将养老金转入到个人账户中,我们再从账户领钱。
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领钱时间会受退休年龄的影响,比如 65 岁才退休,那么钱也得等到 65 岁才能领,中途一般不能拿出来。
总的来说,个人养老金账户能购买的产品类型还是挺多的,每年也能享受税费优惠,还是挺不错的。但因为金额和政策限制,并不适合所有人。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商业养老险。
2、商业养老保险
平常比较常见的商业养老保险,就是终身年金险——前期投入一笔钱,老了开始领钱,活多久领多久,能一直稳定补充养老金。
它的收益固定,什么时候开始领,每年能领多少钱,都写在合同里,属于另一种形式上的“铁饭碗”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受退休年龄的限制。比如约定 60 岁领钱,即便是 65 岁退休也不影响。
所以对体制外的朋友来说,在考虑养老保险时,还是建议优先选择商业养老保险,领取时间相对灵活,还能有更多高收益产品可以挑选。
如果想了解不同的养老保险产品收益情况,或者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养老方案,可以点击文末卡片,预约免费咨询。
我们来看看,自己购买终身养老年金险,有哪些高收益的产品可以选择。
我们挑选了 3 款优秀的终身养老年金险,一起来看看:
直接说结论:
以 30 岁女性,分 10 年交,每年交 2 万,60 岁开始领取为例,可以优先选择星海赢家(庆典版)计划二 或乐养多(典藏版)。
前者每年领的钱在几款产品中最高,每年能领 2.9 万,保证领取 15 年,但现金价值在 71 岁就没有了;后者终身有现金价值,但每年领的钱相对少点,没有保证领取期。
保证领取期内,如果不幸身故,那么剩余保证领取的钱会给到家人。过了保证领取期还活着,也可以继续领下去,活多久领多久。
要是想兼具保证领取和收益率,也可以选择星海赢家(庆典版)计划一,它每年领的钱跟乐养多(典藏版)差不多,还能保证领取 20 年。不过要注意,它的现金价值在 81 岁会归 0,退保拿不到任何钱。
也可以看到,每年交 2 万,60 岁开始每年能多领 7~9 千,领个 7~8 年就能超过投入的保费,之后也能一直领下去,还是很不错的。
以上产品都有投保地区要求,如果买不了,还可以考虑金盈年年A 款,这款产品全国可买。它的特点是前期领的钱较少,但每年能按 3% 递增,时间越久,每年领的钱就越多。
体制内有福利,体制外有自由,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用去纠结其他人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
回到养老问题,虽然体制外的朋友可能拿不到太多社保养老金,但有能力的情况下,提前额外攒一笔养老钱,也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质量有所保证。
不过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急不得。如果本身还没有太多积蓄,那么先好好赚钱才是硬道理。
想更详细了解商业养老险产品和收益的话,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