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广东、湖北等地区的地方性中小银行,开启了一波利率下调的浪潮。
而在上周,全国性的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和渤海银行也接连发布公告,将存款的最高挂牌利率降到了 3% 以下。
比如渤海银行 3 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由 3.25% 降为 2.95%,与 5 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一致。
不少朋友开始担忧,以后存款收益会不会越来越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利率下调”的事情,以及如果想锁定长期收益,应该怎么做?主要内容如下: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会成为趋势吗?
想锁定长期利率,可以怎么做?
早在去年下半年,中农工建四大行、招商银行等大型全国性银行就先后下调了各类型的存款利率,多数银行 3 年期和 5 年期的挂牌利率都跌破 3%。
今年部分中小银行和 3 家全国性银行的操作,也是跟随了大行脚步。
实际上,利率下调并不是新鲜事,以中国银行为例,过去 11 年内,挂牌存款利率调整了 9 次,其中 3 年期和 5 年期定存变化如下:
定存方式为整存整取
可以看到,无论 3 年期还是 5 年期的定存利率,都是一路向下。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存款利率下行,其实已经成为了趋势。
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有 2 点:
1、人民币存款不断增加
来看下近 3 年的人民币存款数据:
2021 年,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额 232.25 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 19.68 万亿。
2022 年,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额比上一年增加 26.26 亿元。
今年 4 月份,央行发布相关金融数据,2023 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 15.39 万亿元,同比多增 4.54 万亿元。
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实际上是负债。银行拿着企业、储户存入的钱,通过投资、贷款等方式,获取一定的收益,再扣去要支付的利息,才是最终利润。
但因为经济形势的问题,投资收益下降,有贷款意愿的人又偏少,银行整体收益就会相应减少,要付给我们的利息却不变,相当于成本提高了。
所以银行自然而然就会下调利率,以此来减少大家的存款欲望。
除此以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有着较大影响。
2、国家需要刺激消费
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 3 月份 CPI 和 PPI 数据,能明显看出大家的消费意愿不强:
CPI 同比增长 0.7%,大部分是食品增长,环比却下降 0.3%,属于负增长;PPI 同比下降 2.5%,环比持平。
简单来说,CPI 就是物价指数,消费需求旺盛,物价上升,CPI 才会高。没人消费,CPI 就会变低甚至是负增长。
PPI 则是用来衡量商品出厂价格变动的程度,简单来说,该指数下降意味着相关商品在生产领域的价格也是下降的,这也是生产过剩、消费需求低造成的。
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状况,那么物价可能会停滞不前,社会生产力也会下降,失业率大幅提高。
所以对国家来说,刺激消费很有必要。
其中,下调存贷款利率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存钱收益变低了,贷款利息也变低了,大家的消费意愿就会相应变强。
从多方面来看,未来利率大概率还会下调,存款收益将会越来越低——利率风险,将会一直持续。
目前只是大多数全国性银行和部分中小银行进行了利率下调的操作,还没有形成较大的风潮,大家不用太紧张。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无法靠自身积累的资产抵御利率风险,锁定长期收益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么样才能锁定长期收益?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
目前能够锁定利率的产品有 3 类,分别是银行定存、国债和储蓄险。除了银行定存外,另外两者的利率其实也没能"幸免于外"。
比如 3 年期的储蓄式国债,10 年前的利率普遍能达到 5% 以上,如今只有 3% 出头。
至于储蓄险,它是固定收益率,不受市场影响,但产品开发时有一个预定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收益率上限。
最近有消息称官方将调整储蓄险的预定利率,从 3.5% 调整到 3%,这意味着当前 3.5% 的产品都有下架的可能,未来新的产品预定利率最高也只有 3%,收益会差上不少。
讲完了收益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持有期限。
3 类产品中,银行定存、储蓄式国债属于中短期限的产品,比如储蓄式国债一般有 3、5、10 年期的选择。
若想要锁定更长期的收益,储蓄险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储蓄险中的年金险、增额寿等,都能锁定长期收益,投入的钱会按照固定的收益率增值,不受市场影响。
年金险中比较常见的是纯养老年金险,前期投入一笔钱,随着时间而增值,到了约定年龄就能每年领取一笔钱,比如 60 岁,活多久领多久。
增额终身寿也是一样随时间增值,但它没有固定的领取年龄和金额要求,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减保领钱,灵活性相对更高一些。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两者的收益率,我们做了张表,以"30 岁男性,分 5 年交,每年 5 万为例":
年金险从 60 岁开始领钱,80 岁后现金价值归 0
可以看到,同样的交费条件下,增额寿的增值速度更快,在前中期的复利收益率一直要高于年金险,不到 50 岁就已经超过了 3%。
但从中期开始,增额寿就只能以接近 3.5% 的收益率增值。年金险则是越升越高,75 岁时突破 3.5%,到 90 岁的复利收益率接近 4%,更有优势。
而且从 60 岁开始,年金险能每年领一笔钱,活多久就能领多久,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增额寿按同样的时间和金额减保领取,那么领到 83 岁就会领完,保障也会结束。
所以养老年金险适合专门用于养老,前期增值速度慢一些,但老年能稳定领钱,有一个经济补充。
增额寿则是前期增值速度更快,收益更高,借此来灵活规划资金。
对多数朋友来说,在进入养老阶段之前,就会有一些必须花钱的地方,比如养育孩子、赡养父母等。这些钱往往需要提前准备,且难以承受损失风险。
所以当下,若非有明确的养老需求,很多朋友都会先考虑增额终身寿,这样既能享受增值的收益,又能在不同的时候减保领钱使用,一举两得。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用它?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聊聊。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以当下比较热门、收益不错的一款产品来举个例子:
假设 30 岁的王先生购买了这款产品,分 5 年交费,每年 5 万,共 25 万。
购买前,他就已经想好,这笔钱主要用来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剩余未用的钱,就放在保单内增值,如果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再考虑从中减保领钱:
在王先生 43 岁时:他的孩子上大学,王先生每年减保领取 3 万块用作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4 年共 12 万。
在王先生 48 岁时:孩子已经毕业工作两年,有一点自己的积蓄,想买辆车。他又减保取出 5 万块给孩子当作买车补贴,账户内还剩 23.4 万。
之后剩余的钱就一直放在保单内增值。
到王先生 60 岁时,由于延迟退休的原因,他得到 65 岁才能退休,但他不想干那么久。
所以此时他选择退保,能拿到 36.4 万,这笔钱加上自己的积蓄,以及孩子每月给予的生活费,他和老伴儿能够在老家比较舒服地度过退休前的几年。
最终,王先生一共领取了 53.4 万,是已交保费的两倍,且满足了孩子教育、买车、提前退休的部分用钱需求。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能够看出增额终身寿的灵活性,在不同的用钱阶段,可以结合不同的需求来减保领钱,做一个经济补充。
要是想了解高收益的储蓄险产品,或想知道不同交费条件的收益情况,可以点击文末卡片预约咨询。
总的来说,利率下调会是一个长期趋势,锁定长期收益也成了许多人关注的一件事情,这样才能让资产稳定增值。
对有需求的朋友来说,配置一份储蓄险,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还是要记住,它需要持有一定的时间来获得不错的收益,所以要确保投入的钱是短期不会使用的。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追求财富的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顺畅。
如果你看完,想让我们帮忙定制专属的财富方案,可以点击下方的卡片,预约专业的规划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