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20年前100块≈现在310?通胀之下,准备多少钱才够养老?

原创:bob体育半岛入口
4064

通货膨胀,或许大家都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熟悉的是对“钱越来越不值钱”的切身感知;陌生的是对它一知半解,不知道我们通胀率到底是多少,投资收益率达到多少才能跑赢通胀?

体现在保险上,最常见的就是:不知道现在的保额,以后是否够用;或者想准备养老,又不知道该准备多少。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算算这两笔账,主要内容如下:

  • 过去 20 年,通胀率到底有多高?

  • 现在的 50 万重疾保额,30 年后还值多少?

  • 现在准备多少钱,才够 30 年后养老?

一、过去20年,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高?

通货膨胀,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印的钱太多,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导致钱没那么值钱了,物价也跟着上涨。

适度的通胀,能给市场带来活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太严重,可能就会像委内瑞拉一样,钱用麻袋装,一个包子都要几百万本地货币。

接下来,我们就用 2 种算法分别来计算,过去 20 年通胀率到底有多高。考虑到过程有些枯燥,这里先直接给大家计算结果:

  • CPI 算法:可反映居民衣食住行等必要消费品的通胀,算出过去 20 年平均通胀率为 2.5%,2002 年的 100 元,抵得上 2021 年的 159.82 元。

  • 货币超发速度算法:用“多印的钱”来反映宏观的通胀情况,算出过去 20 年平均通胀率为 6.15%,2002 年的 100 元,抵得上 2021 年的 310 元。

不想看过程的朋友,看完结果可以直接前往第二第三部分;对计算思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整阅读。

另外提醒大家:目前并没有官方统计的通货膨胀率,以下仅为两种网络主流算法,计算思路及结果仅供参考。

思路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算法)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能很好地反映生活中那些消费品,如肉蛋奶、烟酒茶的价格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通货膨胀率。

我们统计了从 2002 年开始,到 2021 年的 CPI 数据,各年度波动有大有小,如下图:

图片

在这种思路中,CPI 的涨跌幅就直接能近似看作通胀率,用 POWER 函数计算,得到过去 20 年,平均通胀率是 2.5%。

也就是说,过去 20 年,那些常见的消费品价格,平均每年涨价 2.5%。从购买力的角度来说,2002 年的 100 元,抵得上 2021 年的 159.82 元。

这个数据,和你的感知接近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不”。

确实,CPI 的统计范围,主要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其中的“住”,也不包括商品房的价格,而是“房租、物业费、水电燃气费等”,如下图。

图片

图源:《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而这些品类,在宏观调控下,价格涨幅是很温和的,所以从 CPI 的角度来看,过去 20 年的通胀率并不高。

它反映的,更多的是居民必要性支出的通胀。但生活中除了这些,大家还会追求品质升级,比如名牌包包、休闲旅游等,所以感知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那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用来计算通胀率呢?还真有,继续往下看。

思路二:货币超发速度(M2增速-GDP增速)

网络上还有一种常见的通胀计算公式是:通胀率 = M2 增速 - GDP 增速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通俗理解就是国家印出来的货币总量;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国民生产的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是因为钱印得太多,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所以我们简单粗暴的,把某一年印钱的增幅,减去当年生产总值的增幅,就能近似得到当年的通胀率。

如果不理解也没关系,可以直接往下看结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历年统计公报数据,我们整理了 2002~2021 年的相关数据,如下图:

图片

利用这个算法,最终得到的近 20 年年均通胀率是 6.15%,按这个结果,2002 年的 100 元,购买力相当于 2021 年的 310 元,相差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通胀率在逐渐缩小:前 10 年,年均通胀率是 8.41%;后 10 年是 3.95%;近 5 年,则低至 3.16%。

好了,现在我们得到了两种不同的通胀结果,接下来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据,来算两笔有趣的保险账,一起来看看。

二、现在的50万重疾保额30年后还值多少?

很多朋友,经常会问,在通货膨胀之下,现在的 50 万重疾保额,到 30 年后能值多少钱?

考虑到医疗费用的通胀,一般是高于日常消费的,但监管之下也不会很离谱,而且通胀率是逐渐缩小的,所以这里折中一下,采用第二种算法中近 10 年的通胀率——3.95%。

假设未来通胀率不变,利用通胀计算器,可以算出,30 年后,50 万重疾保额,约等于现在的 15.64 万,缩水非常严重。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买的重疾险失去了意义?其实不然。

首先,保额在缩水的同时,交的保费也在缩水。

可能现在一年大几千的保费,你觉得肉疼,但按相同的通胀率来算,30 年后的 5000 元,只抵现在的 1564 元,这样看,是不是觉得压力也小了很多?

其次,风险是未知的,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

事实上,在实际理赔案例中,有不少是在 30 年交费期内就查出疾病,或者遭受意外出险……

而且,钱不管放在哪,通胀都是存在的。放银行也好、基金也好,都要面临通胀的烦恼,即使有的收益更高有机会跑赢通胀,但它们能在风险来临时帮我们兜底吗?恐怕很难。

所以,对于保额被通胀这事儿,大家也不用太在意,毕竟买保险,尤其是买重疾险、医疗险这类产品,本质上不是为了抗通胀,而是为了转移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带给我们的经济损失。

但如果实在担心未来保障不够用,我们可以尽量做高保额,并定期检查自己的保障。

比如升职加薪、成家生小孩、或背上房贷车贷后,可以及时检查保单,如果觉得保额不够用了,咱们也可以动态调整,以适应最新的需求。

除了重疾保额被通胀,我们还经常遇到咨询养老金通胀的问题,很多朋友表示,想准备养老,却又不知道准备多少钱才够?

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烦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算一下这笔“养老账”。

三、现在准备多少钱,才够30年后养老?

首先咱们要有一个思路,养老规划是“以终为始”的,要先确定未来想要多少养老金,再反过来算现在要准备多少钱。

比如 30 岁的吴女士想要规划养老金,那她要先拟定退休目标。假设她计划 60 岁退休,且希望自己退休后,每个月养老金抵得上现在的 5000 元。

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能很轻易地计算出现在要准备的金额了,接下来分成两步来计算。

1、30年后多少钱,才抵得上现在的5000元?

这里的通胀率可以参考第一种 CPI 的算法——2.5%,毕竟退休后,大多数人的消费欲望都会降低,主要支出就是衣食住行等。

假设未来通胀率不变,用通胀计算器一算,发现 30 年后,要有 10488 元退休金,购买力才相当于现在的 5000 元。

2、现在准备养老,每年要多少钱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养老金的领取,主要考虑社保养老金,和个人准备的养老金。

社保方面,假设吴女士月薪 7000 元,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是 6000 元,社保缴纳年限是 20 年,未来工资增长率 2%。

用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的养老计算器,算出吴女士退休后,每月养老金约是 7667 元(实际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 3655 元),离 10488 的退休目标还差 2821 元。

图片

如果吴女士用商业保险进行补充,自己还要准备多少钱呢?以目前市面上收益较高的年金险为例。

按吴女士的需求,现在开始准备,连续 10 年,每年交 23000 元,60 岁开始就能补充 2854.3 元/月的养老金,持续终身。加上社保,刚好能达到她的退休目标。

不过要注意,养老年金虽然安全性高,能锁定复利,但只适合用闲钱投入,因为前期退保取出来会有损失。

当然,未来的通胀数据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是提供一种规划思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养老需求和对通胀率的预期,自行预估。

四、写在最后

其实,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跑赢通胀,不顾实际情况而盲目投资。

所以,对于通胀,大家没必要过度恐慌,看清自己的情况,从实际需求出发,规划好家庭财富,稳中有进,就已经赢了大多数人。

如果大家有其他的疑问,欢迎直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深蓝保 1 对 1保险规划服务~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bob体育半岛入口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7939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9745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大黄蜂13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倍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821
Baidu
map